“打仗还能有不冒险的?如果不想冒险,那这仗也别打了,这天底下本就没有十成胜算,莫说五万人,哪怕只有八百人,本王也敢纵横天下!现在把斥候都派出去,然后你我也率兵埋伏两侧吧,大战时,以烽炮为信号,烽炮一响,你我立即率军冲出,烽炮不响,不可轻举妄动,明白了吗?”
“是!”
只能说领兵打仗的朱棣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冷静沉着,但是又不乏大胆。他的作战策略堪称完美,毕竟守城战,敌军从正面突破,当然不会知道城中有多少人,也会对两边放松警惕。而战局,往往就会被这些细节左右。
第二天一早,蒙古大军果然前来攻城,先头的攻城部队就足有五万人之多。他们舍弃了战马,改为陆战。毕竟攻城战,战马其实是累赘。
随着蒙古大军进入射程,城上的张玉一声令下,城上大炮齐齐发射,箭雨遮天蔽日。
蒙古大军与明军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也学会了不少本事。他们也掏出了攻城的大炮,冲着城上一顿开火,虽然射程和威力远不及大明的大炮,但是也对城墙城门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而为了应对箭雨,攻城的先头兵都配备了盾牌,闪转腾挪之后,已经有一批人先到达了城下。就当他们准备假设攻城器械的时候,一根根连发火铳却从城墙的孔洞中伸出,一轮齐射之后,蒙古士兵齐齐倒下,伤亡巨大。
但是火铳总需要装填,箭矢也总有射完的时候。趁着这个空隙,蒙古士兵就已经开始架设攻城器械,比如云梯和攻城木。张家口的城门虽然加固过,但是经过炮火的洗礼,又被巨大的攻城木撞击,倒也有些松动。
此时,城上便开始投掷滚木,礌石。战争终于又回归成最原始的模样。而城内的火铳,也趁着这个间隙,急忙装填。朱标和工造司虽然一直在改进武器,但是受限于科技水平,连发火铳和大炮已经是较为先进的武器了。
守城的张玉刚刚率人打退了一波进攻,就看到蒙古大军的后备战力也加入到攻城战之中。粗略一看,最少也有七八万人。张玉便觉得时机已至,立马点燃烽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烽炮的声响,埋伏在两侧的朱棣和丘福各率着两万大军杀出,他们不需要攻城,只考虑杀敌,于是便都以骑兵为主,步兵则跟在后面。
张玉正打算击退敌军攻势,率领城内守军合围,便突然发觉天边又出现了滚滚烟尘。
“不对啊!为什么会这样?”
还没等他多想,蒙古骑兵便由天边杀出。本来是大明军队三面包夹,结果却变成了蒙古大军里应外合。朱棣和丘福的军队被两面夹击,立时落入下风。
朱棣此时也意识到,自己是被人算计了。但是他也没办法,只好带着骑兵左冲右杀,妄图寻找到一线生机。丘福也是一样,当他意识到被包围了之后,直奔朱棣而去,就算已经落入下风了,也不能让朱棣被擒获。
“燕王殿下,我们被包围了,你快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