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九丹,且都品相绝佳。”
老者倒吸一口气,惊奇地看着杨承,“你……你莫非是生而知之,天生就会炼丹?”
杨承面不红耳不赤道:“可以这么说。”
此生他拥有前世记忆,的确算是天生就会炼丹。
老者更为惊讶:“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你这样的人物,老头子我只在传说中听过,没想到今天竟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
传说古有至圣就是生而知之,如今他竟看到一个活例子,即便老者见多识广,一时间也觉得非常奇妙。
杨承道:“我倒觉得我平平无奇,除了英俊点,便没什么特别的。”
“……”
老者有些不想和杨承说话了。
但出于对丹道的好奇,他还是继续和杨承搭话。
他很想知道,杨承是不是真的生而知之,同时也想知道,生而知之者对丹道是否会有什么独特见解。
杨承趁着这机会,将老者未来的理论一一道出。
比如《万象丹典》开篇:“道隐无名,万象纷然。丹道之奥,参而不杂。”
仅仅这一句话,就仿若暮鼓晨钟,让老者回味无穷。
再有论及药材特性时,杨承道:“灵植含灵,各秉其性。阳者燥烈,阴者柔润,如日与月,互补而全。”
类似理论以前也有人说过,但没《万象丹典》说的这样有概括性。
谈及火候掌控:“火为丹之魂,过刚则折,过柔则馁。火候之妙,存乎一心,适时而变,药成可期。”
最后还有炼丹者心境:“心乱则丹乱,心宁则丹灵。炼药先炼心,心正药自纯。”
老者再也忍不住,竟对着杨承深深作揖:“丹道后学末进李象,拜谢前辈指点造化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