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将军依旧面沉似水,丹凤眼中却难掩一丝忧色。
张将军则显得有些烦躁,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庭院里格外清晰。
唯有孔明,羽扇轻摇,目光深邃,似乎在冷静地观察着一切。
“子明,”主公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城中百姓……唉,如此仓促撤离,他们……”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
但我必须打断他,将话题引导到既定的轨道上来。
“主公,事已至此,多思无益。曹军先锋已近在咫尺,新野断不可守。
当务之急,是尽快按照我们之前商议的方案,组织军民有序撤离,南下江陵,方有一线生机!”
我的语气斩钉截铁,不留丝毫犹豫的余地。
这是“明线”计划的核心,也是说服主公接受现实的关键。
孔明适时地接口道:
“子明所言极是。我已命人探明,往襄阳、江陵的大路尚算通畅。
只要我们行动迅速,抢在曹军主力合围之前,抵达江陵坚城,便可暂避锋芒,再图后计。”
我接口补充道:“我已经拟定了撤退序列。
翼德将军率一部精兵为前导,开辟道路;
云长将军率水师沿汉水南下,以为侧翼接应;
主公与我、孔明、元直居中,统领中军及百姓;
子龙将军则率精锐骑兵断后,阻击追兵。
各部务必严守军纪,弹压乱象,尽力保护随行百姓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