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虽然在尽力维持秩序,但面对如此庞大而绝望的人群,他们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元直(表面上)也带着几名文吏在队伍中穿梭,记录着物资损耗,协调着小规模的冲突,他的脸上带着与我相似的冷静,但眼神深处,同样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我们偶尔目光交汇,无需言语,便已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这条“明线”的代价,比预想中还要惨重。
“军师!”一名小校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
“后面……后面有百姓因为争抢渡口的小船打起来了!子龙将军派人来问,如何处置?”
我皱了皱眉,汉水就在官道之侧,有些人想走水路,本在预料之中。
但争抢打斗,却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告诉子龙将军,严惩带头滋事者,但尽量以驱散为主,莫要激化矛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水路有云长将军接应,让他们耐心等待安排。”
小校领命而去。
我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极大地消耗着本就紧张的精力和时间。
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既要处理好“明线”上的各种危机,稳住局面,扮演好主公倚重的谋主角色,又要时刻关注着“暗线”的进展,确保那关乎未来的核心力量能够顺利脱身。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巨大撕裂。
我看着眼前这无边无际、挣扎在尘土与绝望中的人流,心中并非没有触动。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的家庭和故事。
他们信任刘备,所以才选择跟随。
然而,在我和元直的计划中,他们却成为了必须付出的代价,成为了掩护真正精锐撤离的“诱饵”。
这很残酷,甚至可以说冷血。
但这就是乱世的法则。
妇人之仁,只会导致全军覆没,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