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525章 初临夏口,长子相迎(第2页)

第525章 初临夏口,长子相迎(第2页)

“琦侄!”主公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但语气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备,兵败流离,幸得贤侄收容,感激不尽!”说着,便要躬身行礼。

刘琦连忙快步上前,一把扶住主公,眼中也流露出真切的同情之色,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诚恳:

“皇叔言重了!备闻皇叔在当阳遭遇,忧心如焚。同为汉室宗亲,理应守望相助,何言收容二字?快快请起!”

他扶着主公,目光扫过我们这些跟随主公一同下船的文武,尤其是看到关羽、张飞那凛凛的神威,以及我和孔明、元直等谋士时,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这支力量的倚重,或许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毕竟,以他目前在江夏的根基,突然接纳这样一支实力不俗的武装力量,不可能毫无顾虑。

“父亲不幸病逝,荆州基业,竟落入蔡瑁、张允奸贼之手,献与曹操,琦未能尽孝守土,实乃不孝之子!”

刘琦说着,声音哽咽,眼圈泛红,既有对父亲去世的悲痛,也有对自身无力回天、被排挤到江夏的愤懑和委屈。

主公见状,亦是感同身受,拍了拍刘琦的肩膀,叹息道:

“景升兄英明一世,岂料身后事如此……琦侄不必过于自责。眼下曹贼势大,非一人之过。当务之急,是保全有用之身,共图恢复大业。”

两位同病相怜的刘氏宗亲,在这码头之上,执手相看,唏嘘不已。

周围的夏口官员们见此情景,也大多面露戚容。寄人篱下的尴尬,同宗相认的亲近,共同面对强敌的忧虑,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凝重的氛围。

我站在主公身后,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刘琦的态度比预想中要好,至少表面上的功夫做得很足。

他的悲伤和忧虑看起来也并非全是伪装。

毕竟,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旦曹操大军拿下江夏,他这个前任荆州牧的长子,下场恐怕比主公好不了多少。

共同的危机,是促成我们暂时联合的最大基础。

但我也注意到,刘琦身后的某些官员,眼神闪烁,似乎对我们的到来并非全然欢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