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之间,当由孔明与子明主导,阐明利害。
关、张二位将军亦当在侧,展示我军威仪。
务必使来使感受到我军虽处困境,却军心未散,斗志犹存。”
我们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共识。
“那么,具体应对之策……”
我看向孔明,示意他继续。
我知道,在公开层面,由孔明来主导具体的应对方案,更符合他目前的身份和职责。
孔明略一沉吟,道:
“若来使至,可先由主公表达抗曹决心与对联合之期望。
随后,亮当详陈曹操南下之弊(如水土不服、粮草不济、后方不稳等),再论孙刘联合之利(长江天险、人心向背、我军牵制等)。
子明可从荆州内部人心、地理形势等方面加以补充,并暗示我等并非全无后手(此处可略作模糊,增加对方信心)。
元直则可从旁策应,观察来使反应,相机进言。”
“善!”我与元直齐声应道。
孔明的安排,条理清晰,分工明确,既突出了重点,也考虑到了细节。
他提及的“暗示我等并非全无后手”,更是与我不谋而合。
虽然我不能暴露玄镜台和那些暗中保存的实力,但适当释放一些模糊的信号,让江东使者感觉到我们比表面看起来更有底蕴,无疑会增加我们谈判的筹码。
我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通过这场密议,我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