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生高见。唇亡齿寒之理,江东有识之士,定能明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具体如何措辞,如何把握火候,还需先生临机决断。”
“子明放心。”
孔明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深意,
“亮此去,必不辱使命。倒是子明,此行名为辅佐,或许……亦有子明自己的一番考量?”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仿佛想穿透我的皮囊,窥探我内心的秘密。
我心中微凛,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坦然笑道:
“昭之心,唯在助主公、兴汉室而已。能为联盟大计略尽心力,便是最大幸事。
若江东方面有何需要协调之处,昭自当全力配合先生。”
我再次强调了“配合”与“辅佐”的定位,将自己隐藏在诸葛亮的光环之下。
“如此甚好。”
孔明点点头,似乎不再追问。
他转过身,望向即将登船的士兵和随从,“时辰不早,我们也该启程了。”
“好。”我应道。
我们并肩走向各自的船只,相隔不过数步之遥。
江风吹过,扬起我们的衣角,仿佛也吹动了我们各自心中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思绪。
他要去施展他的纵横捭阖之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江东群臣,促成这关乎生死的联盟。
他的舞台在庙堂之上,在聚光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