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还在于几千亩芦荟上面。
入秋以来,昼夜温差急剧变大,夜里甚至能降到10度以下,给娇贵的芦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果不能早日找到销路收割掉,迟早会冻伤,变得一文不值。
因此,芝麻村村委一帮人在村民的压力下,天天被迫出去给芦荟找销路,不然村民要造反了。
但他们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对芦荟产业也不熟悉,两眼一抹黑。
就跟没头的苍蝇差不多,转圈转得热闹,累得不轻,可惜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刁旺启、侯满囤几个人连搜索带打听,找了几家芦荟产业相关的公司,再次体验了现实的残酷。
大部分公司连门都进不去,好不容易进去了,不是这条件就是那条件,要检测证书。
农残、重金属、微生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绝对不能超标,否则不要。
不得已,刁旺启只能自费把芦荟送去检测,但检测的结果让他们傻眼了,各项主要指标全部超标,而且都是几十倍几百倍地超。
这样的检测数据,连小作坊都不敢收,更别说正规大公司了。
刁旺启、侯满囤几个人看着这样的检测报告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村里的耕地挺正常的啊?
顶多上点化肥,打点农药,污染物咋就超标了呢?还超那么多?
几个人在全国各地跑了一大圈,钱没少花,但芦荟却没卖出去多少,连总产量的零头都算不上。
最后,刁旺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去求晟郧舟。
晟郧舟表示他无能为力,他可以帮忙治疗芦荟,但没有办法找销路。
因此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爱莫能助的基因研究方面的博士而已。
另外,晟郧舟还表示,自己在河阳助农一年的期限也到了,现在正在忙着写总结报告,工作量不小,实在有心无力。
刁旺启彻底绝望了,没有商家收购,想要用零售的方式去卖,简直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