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方只是懒得动脑子,不是没有脑子:“哥,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种非常规的拆迁,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利益,必然不愿意搬。
“贷款不到期,他们觉得还有转圜的余地,有拖的底气。
“如果等贷款到期了还不上,银行的人上门来催账和收取抵押物的时候,他们就没有退路了。
“那时候再提出这个方案,阻力就会小很多,对吧?”
许关道:“对,那时候,银行即将收走耕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面对这样的情况,村里的矛盾就会彻底爆发。
“到时候再打起来肯定比现在这次要严重,不但村里人相互打,还可能跟银行收债的打,跟接盘耕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的人打。
“总之就是,现在这次冲突只是以后矛盾大爆发的预演罢了。”
“嘶——”向远方想了想那种见人就打的混乱场景,有些怕怕地道:“我靠,还真是,不得打成一锅粥啊?
“农民就那么点固定资产,除了承包地就是宅基地,要是都被收走,肯定要拼命的!
许关:“那个时候,村民没有后路了,要么硬扛到底,要么接受县里的安排,拆迁。
“那个时候,一定要处理得快、准、狠,不要等事情闹起来就把事情处理好。
“优先去劝说那些小姓,他们人数少,长期以来,在村里没有话语权,不说被欺负吧,至少也是没什么地位,过得不是很舒坦。
“他们是最有可能同意搬走的一批人,从此摆脱大姓的压制,过上舒心的日子。稍微给一点奖励措施,他们就可能同意搬。
“只要有人开了头,下面就收不住了,因为想要留下来,就必须还贷款。
“所以,为了不还贷款,同意搬走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剩下的人根本无法跟这种大趋势对抗,他们还不起那么多钱!
“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全部同意搬迁。”
向远方听得麻爪,乖乖我的哥,虽然跟我主意听上去差不多,但换个时机提出来,感觉刺激多了,也丝滑很多。
果然,时机很重要。
向远方有些不确定地道:“哥,你的办法虽然丝滑,但风险也很大,稍不注意就是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