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就大胆创新,把生意做起来。”
有了儿子的支持,孟月仙信心满满。
此时用发光招牌的店铺都在新兴街道,孟月仙骑着港田,去那里制作牌匾。
一问价格,确实咋舌,按照一开始孟月仙要的尺寸,做上一个要三百多元,而制作一个木牌匾只要十来块钱。
权衡之下,孟月仙还是做了一个尺寸小的牌匾,用白炽灯光源,塑料透光薄板的材质。
来回讲价,一百元成交。
名字跟字体,顾南在一边出主意,选用楷体。
此时大多还是工匠用特殊的油漆直接在灯箱的透光面板上绘制。
名字是孟月仙想的,双喜水饺。
双喜临门这个词儿,是孟月仙认识的第一个成语。
她喜欢这个成语的寓意,好事成双,双喜临门,双双对对,跟‘双’这个字沾边的成语都不错。
顾南还颇为惊喜。
“你这个名字取得好。”
孟月仙有点小骄傲,“我现在可不是从前的孟月仙了,我现在是有肚子里有墨水的孟月仙。”
在傅淮川家呆的几个月,收获比付出还大。
起码认识不少常用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订好了牌匾,又折回到店里帮忙。
人手多,做得也快,两天时间,就开始给店门口铺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