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战机在李家坡盘旋数圈,副驾驶用军用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下地狱般的场景。
必须让军部看清,这一仗“帝国”勇士是如何的惨烈。
筱冢义男好不容易在狼藉中寻到一张完整的椅子,颓然瘫坐下去:“说吧,照片上有什么发现?”
毕竟山本是他一手提拔的军中后辈,抛开那套始终未显成效的特种作战理论,这年轻人的战场直觉与分析能力确实出类拔萃。
山本一木腰杆绷得笔直,立正报告:“照片显示,八路军使用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大威力火炮。
“其弹坑形态与苍云岭坂田联队长战死现场、虎亭据点遇袭时的痕迹高度吻合。
“并且——”他指尖划过照片上的焦黑圆圈,“此次竟出现十个弹坑。
“这意味着八路军已批量装备此类重炮与特种弹药,对我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他突然抬头,看向筱冢的瞳孔微微收缩:“卑职断定,仍是那支神秘部队所为。”
“他们的火力配置更加多元,投射能力呈几何级增长。”
“若放任其发展,待新型装备完成整建制换装,八路军很可能成为与我军同级甚至更高维度的对手。”
山本的分析如齿轮咬合般严丝合缝,将苍云岭、虎亭据点、李家坡三起炮击事件串联成环,勾勒出一幅令他自己背脊都发凉的火力升级图景。
筱冢将照片举到眼前,指腹反复摩挲着相纸边缘。
这次陆军航空兵确实下了血本,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航拍镜头,把李家坡战场的每一寸焦土都定格得清晰可辨。
甚至连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每一处可疑的痕迹,都被收入了镜头。
视线扫过山顶平台那九个触目惊心的炮弹坑时,筱冢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
弹坑边缘翻卷的冻土像凝固的岩浆,最深的那个几乎能吞下整辆九七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