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老子把话撂这儿,最后你们照样得输得底裤都不剩!”
那个粗通汉语的日军少佐欲言又止,却被服部直臣一记冷眼止住。
只见服部直臣排众而出,双手捧起一柄裹着精美皮鞘的武士刀,转头向翻译低语数句。
那翻译遂以生硬汉语宣道:“第二场由我帝国陆军第六师团参谋长服部直臣少将亲自领教。”
“服部阁下乃帝国军部剑道三甲高手,手中此刀名曰‘雪月花’,取自日本古典‘雪月花之式’。
刀刃长三尺,刃纹若落雪、似弯月、如樱花纷坠,兼具三种意境。”
“此刀本为江户时代剑道宗师千利休曾用佩刀,如今服部阁下便以这江户名器,领教贵国刀剑之道。”
李云龙与楚云飞上下打量着服部直臣。这老鬼子年约四十,身形竟不像寻常日军那般矮壮,反而高大挺拔,足有一米七五。
他虽身材魁梧,却无一般日军将官的挺胸凸肚之态,浑身腱子肉紧实匀称,举手投足不见半分暮气与笨拙。
即便只是捧着未出鞘的武士刀,周身也透着一股冷冽锋锐的气势。
看来那日军翻译所言非虚,这号称日本军部前三的用刀高手,确实有几把刷子。
二人对视几眼——原本已商定第二局由老李亲自上阵,争取速战速决拿下 2:0的比分,逼得日军军官团束手就擒。
可眼前这服部直臣显然绝非等闲之辈,这第二局,怕是要悬。
须知在《亮剑》原着中,李云龙率部围歼军官观摩团时,正是这服部直臣在最后时刻提出挑战。
幸得魏和尚一眼识破其刀法精熟,果断替下老李应战。
当时和尚手持一丈长的白蜡杆红缨枪,在兵刃对决中本就处于劣势,却凭借一记出其不意的扫堂腿突袭,才险胜对手。
能让使长枪的和尚在长兵器对抗中占不到便宜,足见这服部直臣的刀法(剑法)已臻化境。
李云龙和楚云飞还在沉吟间,忽闻一声断喝:“你这什么日本前三剑道高手,怕不是吹出来的吧?且让我来领教领教高招!”
话音未落,一道人影从八路军队列中蹿出,手中提着柄中规中矩的军刀,直直逼向服部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