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刚要阻拦,苏槿已示意停驾。她俯身接过虎头鞋时,袖中落出半块咬过的梅子糕——正是去年寒冬,她扮作商妇替孙婆婆讨回铺面时,老人硬塞给她的那块。
人群顿时爆发出欢呼。不知谁先起的头,百姓们纷纷将准备好的吉祥物件往銮驾上抛:老农捧出的新麦穗、绣娘们连夜赶制的百子帐、甚至有几个孩童扔上了心爱的拨浪鼓。
跟在凤驾后的李琮勒住缰绳,银面具下的唇角微扬。他看见有个跛脚少年正拼命往前挤,手里攥着本《水经注》——正是三年前苏槿微服私访时,亲自为这个治河民夫之子讲解过的书。
---
### **宫墙内外**
礼部尚书张泉涣站在观礼台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精心准备的《贺表》还揣在袖中,上面"愿陛下择贤立后"的字迹已被汗水晕开。忽然听见身后两位刺史低声交谈:
"听说君后今晨亲自去了南郊粥棚?"
"何止!昨日还帮老农修好了水车,那手艺..."
张泉涣猛地转头,正看见銮驾中的苏槿拈起一朵抛来的木槿花,顺手别在了身旁君后的衣襟上。那个始终戴着银面具的男人低头时,露出一截后颈——那里有道极淡的疤痕,形状像极了昭国皇室暗卫的标记。
---
### **夜宴暗潮**
华灯初上时,苏槿倚在合欢殿的软枕上,任李琮替她揉着发酸的腰。案几堆满百姓送的贺礼,最上面是孙婆婆那对虎头鞋。
"陛下今日倒是亲民。"李琮指尖划过她腕间红绳,那是白日里一个稚子硬要给她系上的"平安结"。
苏槿笑着踢他:"比不得太子殿下,修水车时露的那手木工活..."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
李琮头也不回地甩出银簪,伴着一声闷哼,有重物从檐角滚落。侍卫很快来报:"是张大人府上的..."
"第三拨了。"苏槿慵懒地展开张泉涣白日递上的《贺表》,"朕倒要看看,他何时才明白——"她突然被李琮打横抱起,剩下的半句话散落在红绡帐里:"百姓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而是看得见烟火气的活菩萨。"
喜欢快穿之气运男主的黑月光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气运男主的黑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