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很微弱,但五感的敏锐度似乎又提升了一线。闭上眼睛,能更清晰地分辨出店里不同角落细微的气流变化,能听到更远处街道上行人模糊的对话片段。
同时,一种极其原始、近乎本能的“警觉”感开始萌芽。比如当陈九再次悄然出现在店外时,即使隔着玻璃门和一段距离,在他推门前的刹那,我心中就会莫名地微微一紧。这种感应还很模糊,时灵时不灵,远谈不上预警,但确实存在。
苏雅则一头扎进了故纸堆。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打开着各种古籍数据库和地方志的扫描件,旁边摊开着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关键词:“山魈”、“木客”、“山鬼”、“白猿公”、“无支祁”、“操蛇之神”…她试图从浩如烟海的传说碎片中,寻找可能与云雾山脉那未知存在相关的蛛丝马迹。
陈九的效率极高。第三天傍晚,两份崭新的证件、几份盖着红章的“科研项目协作人员”介绍信,以及两张前往山南省城的机票,就送到了店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来的还有一个沉甸甸的登山背包和两个结实的腰包,里面是陈九按照许仙笔记里一些零散记载准备的“特殊物品”:几种气味刺鼻、研磨成粉的草药包(标注:驱虫避瘴,慎用);几块刻画着简单却透着古拙意味符文的木牌(标注:宁神,效果未知);一小盒密封的、黑乎乎的药膏(标注:外伤急用,止血生肌);甚至还有一小袋用油纸包好的、混合了朱砂和某种矿物粉末的东西(标注:破邪?慎之又慎!)。
“老板,苏小姐,山里条件艰苦,这些…或许能用上。”陈九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都是按先生笔记里能找到的方子准备的,效果…属下不敢保证。另外,”他递过来两个小巧的、类似蓝牙耳机的黑色装置,“最新款的加密卫星通讯器,信号强,抗干扰。万一…万一走散了,或者信号被屏蔽,或许能派上用场。电池续航一周。”
装备齐整,再无拖延的理由。
出发的前夜,店里格外安静。我和苏雅各自整理着行装。
我将许仙的笔记本用防水袋仔细包好,贴身存放。那几块刻着符文的木牌和气味浓烈的草药包塞进腰包容易取用的位置。黑药膏和那袋“破邪”粉末则小心地放在背包夹层深处。
最后,我打开行李箱,手指在那柄残剑冰冷的剑身上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关上了箱盖。带它进山,意义不大,反而可能成为累赘。只刻了一块“许”字的小木牌,用红绳穿了,挂在了脖子上,贴着皮肤,冰凉。
苏雅则带上了她的笔记本电脑(配了大容量充电宝)、厚厚的笔记、还有几件轻便保暖的衣物。她甚至还带了一个小巧的数码录音笔和一支强光手电。
凌晨,天还没亮,陈九的车就等在了店外。没有多余的话,我和苏雅沉默地上了车。车子汇入城市稀疏的早班车流,朝着机场方向驶去。车窗外的城市灯火飞速倒退,熟悉的街景渐渐模糊。
飞机冲上云霄,穿过厚重的云层。舷窗外是刺目的阳光和无垠的蓝天,下方是翻滚的云海,壮阔得令人心折,却无法驱散机舱内沉甸甸的气氛。
苏雅靠窗坐着,侧脸映着舷窗的光,安静地看着外面。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挂在胸前的那个小小护身符——那是她母亲送给她的物件,一枚普通的玉观音。
我闭上眼,尝试着运转许仙笔记里的基础法门,调整呼吸,将意念沉入心口。
那点微弱的凉意如同蛰伏的幼兽,缓缓苏醒,随着呼吸的节奏,极其缓慢地在胸腹间流转。
每一次循环,都带来一丝难以言喻的清明,将旅途的疲惫和心中的杂念稍稍驱散。修炼带来的五感提升,让我能清晰地听到机舱引擎的轰鸣、气流摩擦机身的嘶嘶声、甚至隔了几排座位一个婴儿细微的啼哭。
但更重要的,是心中那份因为“力量”(哪怕极其微弱)萌芽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沉静。
这不是旅行,是踏入未知战场的开端。山南的云雾之中,等待着我们的,可能是盟友,也可能是比天庭爪牙更可怕的敌人。但无论如何,这一步,必须迈出去。
飞机开始下降,穿透云层。下方,连绵起伏、苍翠如墨的群山轮廓逐渐清晰,如同沉睡的远古巨兽。其中一片区域,被浓厚的、仿佛凝固不动的灰白色云雾笼罩着,即使在万米高空,也显得格外突兀和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