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经常召谢同舟进宫,皇帝心里方啊。
就像头上悬着一柄剑。
不过,他是皇帝,要处理的国事多,虽然他处理起来有些敷衍。
谢同舟既然回来了,肯定不能闲着。
正好,科举的事就交给他了。
于是,会试的主考是前太傅,现在的大学士谢同舟。
听说前太傅是主考,这届的举子都很高兴。
只要考上了进士,以后就可以说是谢太傅门生。
云台书院的学子们更是个个像打了鸡血。
这可是他们书院的山长,如果他们不好好考,不是给山长丢脸吗?
按理说,谢同舟既然与云台书院有这样的关系,那就应该避嫌,不能当主考。
但朝中没有一个人质疑。
谁都知道,谢同舟不会徇私。
不要说是云台书院的学子,就是他亲儿子参与,都不用担心。
松华书院的山长将几个有望能争一争状元的学子们集到一起,亲自给他们讲学。
他说:“上一届科举,咱们松华书院中了三十三名进士,云台书院中了二十七名进士。但是云台书院出了一个一甲第二的榜眼,咱们只出了一个二甲第一的传胪。
这次,咱们不但要在人数上胜过云台书院,最好是能拿一个状元回来。咱们松华书院,已经连续三届没有出过状元了!”
虽然云台书院也是一样。
毕竟状元也不是那么好考的,那些大儒有亲传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