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浅灰色列宁装,显得干练又知性。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热烈鼓掌,只是微微侧着头,唇角噙着一抹毫不掩饰的、带着灼热温度的笑意,那双漂亮的眼睛,像锁定猎物的鹰隼,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台上的陈建华。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陈建华清晰地看到了她眼中跳动的火焰,那是看到巨大价值和潜力的兴奋,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激赏,更是一种“时机已到”的笃定。
陈建华极其轻微地对她颔首示意,嘴角勾起一丝同样自信而内敛的弧度。
赵莉莉红唇微动,无声地吐出几个字,那口型清晰无比:
“身份,够了。”
陈建华收回目光,握紧了手中那份沉甸甸的聘书。
在这个还是集体吃饭的年代,可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是他陈建华第一个做出来的。
陈建华乘坐着那辆喷有红旗运输字样的手扶拖拉机回到青山村时,夕阳正把村口那棵老槐树染成一片金红。
车子刚停稳,眼前的景象就让他心头一热。
几乎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聚在他家门口!
孩子们在人群中兴奋地穿梭叫嚷,大人们则伸长了脖子张望。
人群最前面,站着他的父亲陈大山,穿着一身浆洗得干干净净的蓝色中山装,拄着一根打磨光滑的枣木拐杖。
那条在差点要了命的腿,在陈建华不惜重金请来省城名医和张庆泉的精心调理下,早已痊愈,如今只是习惯性地拄着,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骄傲和红光。
七个孩子簇拥在陈大山身边,最大的陈凡和陈芸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扑过来。
“爸,我回来了!”
陈建华跳下车,声音洪亮。
“大山他娃,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