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蔡京恨不得把自己受到的皇帝压力全都发泄给童贯,哪怕两人是政治盟友,蔡京也憋不住。
他低沉的声音开口:“十万人去,一千人回。枢密,这仗是怎么打的?”
童贯因为害怕张文远追击,从东阿一路逃至寿张。
到河北等待一阵,童贯反应过来自己所做不合适时,人已经在归德府了。
这时若等朝廷的军报先传回,童贯肯定被治罪,所以干脆提前一步,比军报还快地回到汴梁。
让汴梁城得知的第一手消息是从童贯口中传出的,他还能稍加掩饰。
但这事情做的也是十分难看。
现在满京城都知道童贯大军溃败,而且跑得比信使还快,战败的一瞬间就一路从东阿逃回了汴梁,满朝皆笑他是“逃命枢密”。
童贯想起张文远东阿城下的隆隆炮声,犹自心惊胆战,面上无光地小声道:
“相国有所不知,那张文远手下火器着实犀利,六万大军尚且不敌,我又能如何?”
“若非走得快时,我也死于阵前了。”
蔡京听着他狡辩,心中冷哼一声,心想:你这死太监还不如死在阵前,我还好交代些。
但毕竟两个人是政治同盟,童贯这几年在西军为当今天子掌握军权的功劳,皇帝是不可能忘记的。
到现在皇帝还没有治童贯之罪,也就能看出天子的态度了。
蔡京对童贯也不敢太过苛责,只能道:“索性你早一步回来,如今东阿一战的消息,由你口中说出,不至于被那些清流拿来大造文章,事情还有转机!”
话刚出口,就见外头一个文书急急忙忙跑来:“相国,不好了,这是今日朝中流出的折子!”
蔡京接过折子一看,瞬间瞪大眼睛,口中忍不住“咕咚”一声:“宿元景和张文远这群贼子!”
童贯满脸疑惑,看了蔡京一眼,见他没把折子合上,便也起身望向折子内容。只看一眼,顿时浑身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