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眉头一皱,目光如刀般射向贺若敦。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敢在这种时候泼冷水!他强压怒火,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
贺若敦似乎意识到自己失言,但年轻气盛的他仍倔强地站着,不肯低头。
长孙俭适时出来打圆场:"贺若将军也是出于谨慎。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先坚壁清野,组织百姓入城避难,不给高欢补给的机会。"
刘璟深吸一口气,走到沙盘前。他的目光在河东地区的裴、柳、薛三家的坞堡上停留了片刻,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表情被站在一旁的参军刘道德敏锐地捕捉到了。刘道德是刘璟刚认下的族弟,为人精明,善于察言观色。
"绣衣统领杨檦,飞羽校尉李檦。"刘璟突然点名。
两名将领立刻出列:"末将在!"
"你二人率军前往河东,组织百姓入城避难。务必确保粮食、牲畜全部转移,不给敌军留下任何补给。"
"遵命!"二人齐声应答。
议事结束后,众将陆续离开。刘道德却没有立即走,而是等到大帐内只剩下刘璟一人时,才上前低声道:"汉王,关于河东三大士族的坞堡..."
刘璟抬眼看他,目光深沉:"你想说什么?"
刘道德谨慎地说:"裴、柳、薛三家在河东根深蒂固,坞堡坚固,粮草充足。若高欢南下,恐怕..."
"此事我自有考量。"刘璟打断他,"你先下去吧。"
刘道德恭敬地退下,但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夜幕降临,杨檦和李檦正在营帐内收拾行装,准备明日出发。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杨统领、李校尉可在?"是刘道德的声音。
二人对视一眼,连忙起身相迎:"刘参军请进。"
刘道德掀开帐帘,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打扰二位了。"
"刘参军客气了。"杨檦让出座位,"不知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刘道德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听后,才压低声音道:"二位可知今日汉王为何在沙盘前迟疑?"
李檦皱眉:"汉王心系河东百姓安危,自然要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