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弼心头一震。他想起西魏治下百姓的困苦,想起高欢为筹措军费加重赋税,想起那些被鲜卑将领掠夺土地,流离失所的难民...这些他已经刻意忽略的事实,此刻却无比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韦孝宽此时开口:"杜参军可知,我军粮草尚可支撑半年有余?而据我所知,贵军粮草已不足半月。"
杜弼脸色一变——这怎么可能?高欢明明说玉壁城粮草将尽...
王思政叹息一声:"高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连自己人都欺骗。杜参军,你饱读诗书,通晓大义,何必为虎作伥?"
杜弼感到一阵眩晕。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忠诚,或许只是对权势的盲从。眼前这位坚守孤城的将军,才是真正心怀天下的人。
"臣事君,犹子事父,父子之恩,岂有间乎?"王思政的声音坚定而清晰,"我王思政生是汉王之臣,死是汉王之鬼,绝不会背叛汉王,背叛百姓!"
这番话如同惊雷,在杜弼心中炸响。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这才是他应该效忠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仁义!
杜弼突然起身,深深一拜:"王将军高义,弼深感惭愧。若将军不弃,弼愿效犬马之劳!"
王思政和韦孝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杜参军此言当真?"韦孝宽谨慎地问。
杜弼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弼孑然一身,虽不才,但愿追随汉王,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
王思政沉思片刻,郑重地点头:"好!杜参军有此心,我玉壁城欢迎之至!"
与此同时,城外北魏军营中,高欢正焦躁不安地踱步。天色已晚,杜弼却迟迟未归。
"丞相不必忧虑,"侯景阴测测地说,"说不定那书呆子已经被王思政砍了脑袋。"
高欢冷哼一声:"废物!连个降都劝不了!"
正说话间,营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高欢冲出大帐,只见玉壁城墙上火把通明,守军齐声欢呼,声震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