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也不是迂腐之人,只要这些商团不触底线,且听从他们的调遣,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更何况,这些武装商队不仅主动出资出力修城筑路,打起仗来甚至比安北都护府大军还要卖命。
这让关羽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起来,要是这么闹腾下去,搞不好大草原的鲜卑人都会被这些人弄得亡国灭种!
鲜卑人终究不是铁板一块,也分成了许多派系。
安北都护府顺势而为,采取分化瓦解、拉拢收买的策略。
他们拉拢收买其中一些部落,然后利用这些部落去攻打另外的部落。
然后再大军齐出,趁乱取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
如果这个部落实力大损,他们就顺利收编。
如果这个部落稍微增加了一些实力飘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扶持另外一个部落去攻打这个部落。
如此循环反复,在不断吸纳归降部落与俘虏后,安北都护府五万大军竟然越打越多,竟然发展到了十万左右。
地盘也随之迅速扩张,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与此同时,刘昆早已将“马中三宝”——双边马镫、高桥马鞍与马蹄铁全面装备部队,骑兵战力因此大幅提升。
如今种花部落最不缺的就是骑兵,根本就不怕泄露了这些秘密。
而且,他们现在装备上了精钢打造的武器、铁甲,用上了新式的“九原三号”强弩,威力惊人,战力大增。
像赵云兵出漆县之战所用的重型弩车、重型弩机、拒马桩、铁丝网等战术器械也早已普及,成为战场上的利器。
鲜卑人在种花部落安北都护府强大的攻势面前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而且,安北都护府大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一路向北慢慢推进。
打到哪里,城就筑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武装商团”也就跟到哪里!
这些商团不仅带来了充足的粮草辎重,还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使得安北军几乎无需担忧后勤补给。
除了安北军的军用物资无法供给之外,安北军根本就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