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不第河山 > 第241章 尸言秘档(第1页)

第241章 尸言秘档(第1页)

楚星河的灵柩停在翰林院偏厅已七日,青砖地上用朱砂画着三道镇魂圈,每圈间隔七寸,正是《天心五雷正法》里记载的"锁阴阵"。陈砚秋的指尖刚触到棺木,就觉掌心一阵刺痛——柩板缝隙渗出靛蓝色黏液,在烛光下泛着铁器淬火后的冷光。这绝非寻常尸液,而是混了丹砂与雄黄的"守宫泪",乃钦天监秘制防腐药方。

"寅时三刻。"赵明烛的声音从廊柱阴影里传来。他今日未戴幞头,发间那缕异色鬓丝格外显眼,在月光下泛着银蓝光泽。陈砚秋注意到他手中提的不是灯笼,而是个青铜漏壶——壶嘴正对着棺头方位,滴落的水珠在青砖上蚀出星斗状凹痕。

灵前长明灯突然爆了个灯花。火星溅到棺盖瞬间,整具楠木棺材竟发出编钟般的嗡鸣。陈砚秋袖中的磁针剧烈震颤,指向楚星河口部位置——那里正缓缓溢出混着银屑的蜡液,在尸身下颌凝成《景佑锁院录》特有的卷轴形状。

"退后!"薛冰蟾的银刀突然横在陈砚秋喉前。她今日穿了件灰鼠皮襦,领口暗袋里探出三根探尸针,针尾缀着的铃铛正无风自响。只见她刀尖轻挑,那团蜡液便被引到准备好的澄泥砚里,遇墨即显出一列列蝇头小楷——字迹竟与楚星河生前奏折笔迹分毫不差。

蜡液在砚中凝结成七块碎片。赵明烛的漏壶突然倾斜,壶水冲在碎片上,顿时浮出幅完整的贡院平面图。陈砚秋认出这是江南贡院的布局,但多出三条地道——其中一条竟从号舍直通判卷阁,地道旁标注着"景佑四年御史中丞李定监造"。

"尸变!"守灵的老仆突然惨叫。楚星河的右手猛地抓住棺沿,指甲在楠木上刮出五道白痕。薛冰蟾的探尸针瞬间刺入尸身合谷穴,针尾铃铛响成《安魂引》的调子。但尸体喉头仍在蠕动,随着"咕"的一声闷响,又吐出团裹着血丝的蜡丸。

陈砚秋用银簪拨开蜡衣,里面是张鱼鳞纸。纸上的字迹遇空气即开始褪色,他急忙蘸着尸液临摹——竟是份三十七人的名单,每个名字后都标注着"元佑七年流岭南"字样。最骇人的是第三行:陈氏砚秋,父圭,淳化三年进士,配崖州军籍。

"原来如此。"赵明烛的异色瞳孔骤然收缩。他拾起地上残留的蜡皮,对着月光展开——半透明的薄片上浮现出星图,昴宿位置钉着三根银针,针尾缠着的红线延伸向名单末尾三个名字。红线在烛光下显出本来面目:是极细的篆文,刻着"三元劫"的祭仪步骤。

薛冰蟾突然割破手指。血滴在尸身眉心,楚星河大张的嘴里立刻飞出七只铜钱大小的蛾子。这些灰翅虫豸在空中组成北斗七星阵形,每只虫腹都闪着磷光,照亮了棺内景象——死者舌底压着片玉简,简上朱砂写着"韩氏黜龙术第五"。

"是尸魇术。"薛冰蟾的银刀突然插进棺底缝隙。刀身映出的不是她自己的倒影,而是个穿景佑年制式官服的老者,正将某物塞入楚星河口中。陈砚秋认出那方鎏金铜匣——正是韩似道装密奏用的"蟠虬盒",匣角缺了一角,与楚星河胃里发现的蜡丸封皮缺口完全吻合。

寅时的更鼓从皇城方向传来。灵柩突然剧烈震动,楚星河的官服前襟自行裂开,露出胸膛——尸身膻中穴位置赫然刻着方朱印,印文竟是倒写的"状元及第"。赵明烛的漏壶在此刻漏尽最后一滴水,壶底"当"地砸出个凹坑,坑里浮出粒银丸,丸上阴刻着陈砚秋父亲的名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