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冒文气的王家最近因为献上了一个堆肥的方子,让庄稼能够增产几乎六七斗之数(一斗相当于12.5斤左右)。不要小看这个数量,此时北方的小麦产量也就是一石之数,也就是180多斤。
古代多收了三五斗都是一件大事,何况是能够有稳定的法子增产七斗,这要是好好管理,增产一石也是有可能的,这几乎都快要翻倍了。
因此王林升官,王成被圣上封为农官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成为京城最新最火爆的话题。
此时的大朝会可不是电视剧中那般每日里举行,几乎都是十日才一次。只是上值有时间规定,卯时三刻需要到达工位,这也就是点卯一词的由来。
之所以这件事会火爆京城,自然不是大朝会上官员的传播,而是京城中最有名的八卦圣地《京报》传播开的。
《京报》是在邸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几乎包括了京城所有的大小事件,是名副其实的八卦小报。
虽然这份小报被许多官员投诉,可是依然顽强的生存,很多人都猜测它背后的东家应该是皇城里的主子。
至于是不是真的,没人能够考证,可是也没人能撼动这份小报的地位。
之前王信家门口的石头之所以那么出名,也是拜这份小报所赐。
如今这份小报又以极大的篇幅报道了王成得官的整个过程。
其详细的程度,好像当初勤政殿面圣的时候,这位报纸的编辑也在现场。
反正王信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报纸怕不是圣上控股的吧,这言辞之间都是现场直播的感觉啊。
王成自己都说,这份报纸也太详尽了,他当时就是那么说的。
王林沉默不语,捻须微笑。
这几日,尽管王家无比的低调,没有任何要办升官宴的意思,可是亲朋好友依然是络绎不绝。
姻亲刘家和张家第一个过来,这次院试刘锦阳成功通过,成为一名崭新的秀才老爷,还拜了周夫子为师,真是春风得意,喜气洋洋。
张家大表哥张楠却是名落孙山,他这次来也是想要求王林,想要去周夫子的私塾学习。
王林考察了一番他的学识,感觉还不错,挺扎实,就给周夫子送了信,说明了张楠的具体情况。
周夫子自然是答应了,如今他名声在外,招收学生都是看品性和学问,不开窍的他都不收。
而且他的学费也涨了十两银子,毕竟水涨船高,名师总是价格高一点,这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