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二人毕竟斩杀了昭军将领,而且是原梁山军的元老功臣,如何在保下二人的前提下,再打消滕戡、马勥、庞万春、计稷报仇的执念,让大家化解仇恨,变为一家人,却是个难题。
林冲不急着给后军都督府去信,而是命人在燕京东北面折地厚葬三将,然后将三将灵位都供奉在英烈祠,再为三将树碑立传,追封三将侯爵勋位。
并准许三将长子继承爵位,厚待其家眷亲属,极尽恩典。
然后再送了诏书去后军都督府,褒扬三将英勇,赏赐全军,安抚众将。
见林冲做到如此地步,却没有提要斩杀张宪、杨再兴二人一事,马勥、滕戡、庞万春、计稷几人心中有数,也就不再强烈要求杀二人为兄弟报仇。
毕竟以大王一向看重人才,广纳豪杰的风格,必定是要收二人为自己所用。
只是此事涉及自家兄弟,不好明说,否则会寒了兄弟们的心。
而且以几人的功劳,是不足以封侯的,虽然战死之将,所评给的功劳都要大三级,但就算如此,三人要封侯,也是很难的。
如今,林冲给予厚赏,不仅给三人追封为侯爵,还让其长子继承爵位,就很能说明问题。
他们也知道,战场之上无私仇,要怪就怪自己学艺不精,成为别人的枪下亡魂,也怪不得别人。
因此,他们没有为难关胜、袁朗,而是更加奋勇杀敌,争取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此事,也给节节胜利的昭军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不要因为持续的胜利而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
需知天下之大,英雄辈出,说不定某时某地,就冒出一个张宪、杨再兴一样的青年俊杰,给昭军沉重一击。
个人战败身死固然让人难以接受,但要是因此葬送过多兵马,导致战局发生转变,那就亏大了。
好在随后一段时间,昭军再未遇到强劲对手,一路顺利推进。
昭国元年,宋宣和二年,辽天庆十年,西夏元德二年,金天辅四年,昭军后军都督府,先后攻克宋国江南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进取广南东路、荆湖北路。
六月,岳飞在广州整军,继续向西进攻端州;牛皋与韶州誓师,向西面的连州用兵;关胜在衡州聚将,商议进攻邵州、永州两地;袁朗则于洞庭湖以东,和张叔夜展开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