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宋江老父已故,自己和弟弟战死,又无一个子嗣,赵佶想优待其后人也没个对象。
因此,宋江算是白白拼得这个二品高官的位置,却一天都不曾享受人上人的日子。
也没有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因为他没有,所以,算是白折腾了这一回。
而且,他看似为宋廷剿灭了方腊,但却将南边地盘全部送到了昭国手里。
赵佶有一种感觉,似乎这宋江是昭国的功臣,却非大宋的良将。
非但无功,反而有巨大过错,是无人能够弥补的大错。
然而,为了宋廷威望和自己名声,他不得不装得大方,追封宋江不说,还赐给谥号。
按宋制,一般节度使以上级别的武将才有谥号,不过为褒扬阵亡将士的义举,宋朝统治者特许将士阵亡后 “赠官至正三品许请谥”,即先追赠三品以上官衔,再追加谥号。
例如元丰五年,西夏军队围困永乐城,宋廷为褒奖守将,先赠其 “昭化军节度使” 官衔,又追谥 “忠愍”。
宋江受诏安时,封的是昭德府太守,五品官而已,达不到追谥标准。
就是后来领兵南下,助童贯进剿方腊,也只是以正四品的归义将军的身份出战,还是达不到追谥的标准。
因此,赵佶不得不给他追封一个侍中的官位,方能追谥。
虽然心中怨恨宋江,但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只是如今大宋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了,若是不能击败三支反贼,那还真的要面临亡国之祸,他赵佶,要成亡国之君了。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艺术追求的君王,他十分看重名声,要摆脱这亡国之君的污点,否则就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
因此,赵佶还是上演了禅位给太子赵恒的骚操作,自己做了太上皇,正准备找机会逃往蜀中避难。
万般不情愿的赵恒被赶鸭子上架,登基为帝,改元靖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