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宁的助手问:“首席,我们是要改良克莱因吗?”
江淮宁:“不。”
“克莱因的优点在于其不稳定性和活泼的反应性质,但缺点也是。”
“我们想要剥离,当然可以,只不过没有必要。”
江淮宁直接投屏了克莱因的所有数据:“它提前消耗了细胞的能量,而老人之所以变得虚弱,是因为细胞内的能量不足比年轻时少了,肌肉流失、骨质疏松,心血功能下降……”
“改良克莱因,去掉副作用,这是治标不治本。”
“重建年轻细胞,我们需要清理掉老人细胞内的废物,帮助细胞变得年轻。”
而不是提前透支。
“这个概念……”研究员眼睛一亮。
“和新生很像,对吗?只是新生的作用有限,无法持续使用。”江淮宁接上。
助手点头:“是的。”
新生的主要作用还是延长寿命,至于让身体更好,只是细胞变年轻而随之产生的正面影响而已。
研究员都明白。
她们也明白,新生为什么具有类似于“抗药性”的特点。
可要如何改变?
和克莱因相似的地方,新生的优点也和缺点也是两面一体,无法分割开。
场上的人全部都陷入了沉思,不少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听上去容易,但实际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医药的突破太难了,目标是确定的,但前行的方向是迷茫的。很多人都是在黑暗当中摸索。
一个新药的诞生,往往需要有无数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的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