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添妆送到晋媛儿手上后谢老夫人就离开了,转身到了梨堂院子。
“之徽和之允兄弟两个本来上个月就要回来,结果又因学业耽搁了,昨日收到家书说已经在路上,算日子这几日也要到了。”
“家里的那些爷们可都憋着一口气,明年的科考全都要下场,小的考秀才,大的考举子,之徽和之允要冲榜,得要让京都人看看咱们谢家的底蕴。”
“当年父亲是甲榜第一的状元,他的儿孙也不能差了,你没瞧见那爷孙三代,这些日子是不眠不休的苦读,连之行那个摸书就喊苦的人也被押着奋发图强,得闲了还凑一起探讨学问,家里整日不是清净的一点动静都听不到就是吵翻屋顶,瞧着就满是希望。”
谢轻容很是欢喜,又说让家里人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不急于一时,又让锦春将她准备好的书拿来,“这些书是我找飒飒开了郡王府的书库借出来的,都是些好书,应该能用得上,回头看了送回来就是。”
“另外我看郡王府的书库还有好些东平郡王的手稿,东平郡王出类拔萃,他的见识学识少有人能相比,飒飒很珍惜那些东西不愿外借,但说她几个表哥表弟如果想要阅览可直接到郡王府来看,大嫂回去问问,若是有需要就来。”
“会不会太麻烦?”
谢老夫人自然愿意,也料定家里那些爷们知道了会欢喜,但谢轻容都是客居郡王府,他们太过打扰也不好。
谢轻容道:“轻拿轻放多爱惜,莫要有损毁即可,飒飒敬重她的祖父,她祖父的手稿,即便是废稿她都妥善收藏极为爱惜,但也说她祖父写的那些东西若是被一直锁在箱子里不见天日也可惜,说她谢家表哥表弟都是正直的人,若是他们学了以后能造福一方百姓就不枉他祖父的心思。”
“那孩子的眼界格局不是一般的大。”
谢老夫人感慨,“东平郡王府实在是天纵奇才,不仅文武全才,教养出来的女儿和孙女都这般出色。”
“我们谢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谢轻容苦笑,“要说不会教人,我是第一个。”
“那人虽不是我生的,是在我跟前长大的吧,还有晋寻宗两个,也是在我跟前长大的,哎~~~”
谢老夫人宽慰她,“你也别想这么多,那个时候你的日子那样艰难,能把孩子拉扯大,供他念书成才已是不易。”
谢轻容笑着摇头,无论怎么说,她必须承认自己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