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勇办公室出来,张卫国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又回到营业大厅,等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轮到他。
填表,审核,交押金,一套流程下来,又花了十五分钟。
办完所有手续,张卫国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指向十一点五十。
他走出电信局大门,骑上自行车,在街上找了家国营饭店。
张卫国点了一个辣椒炒肉,一个炒青菜,就着两碗米饭,简单解决了午饭。
吃完饭,他没多耽搁,骑着车直奔市邮局。
到了邮局,找到长途电话窗口,排队登记,然后被领到一个小隔间。
他拿起黑色电话听筒,按照记忆中的号码,拨通了省农大副院长郑孟洲办公室的电话。
“嘟……嘟……嘟……”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人接起,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您好,请问是郑院长吗?”张卫国客气地问道。
“我是郑孟洲,你哪位?”
张卫国连忙道:“郑院长您好,我是德山花溪村的张卫国。上次咱们在省城见过的,关于生猪养殖技术扶持的事情。”
电话那头的郑孟洲“哦”了一声,显然想起来了,语气也热情了不少:“是小张同志啊,你好你好!怎么,养殖场那边有进展了?”
“是的,郑院长!”张卫国声音带着几分兴奋,“托您的福,我们花溪村的生猪养殖场主体已经建好了!所以想问问您,看什么时候能派技术员同志过来指导一下?如果场地没什么大问题,就麻烦技术员同志带着我们村里人,去采购一批优良的猪仔、母猪,还有科学配比的饲料什么的。”
郑孟洲听完,哈哈大笑起来:“好啊!小张同志,你们这效率可真够快的。”
“上个月我们院里专门为你们花溪村的这个试点项目开过会了,已经决定抽调三名经验最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一个技术小组,准备到你们村里驻点四个月!”
“手把手教你们怎么科学选种、配种、喂养、防疫,包括怎么给小猪仔阉割,也就是煽猪,这些他们都会全程指导,确保第一批猪能顺利养出来,给你们村培养一批自己的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