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好联!”
秦太监尚未说完,皇后已经赞叹出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绝对能成为传世的劝学名言!”
“可不是嘛!”
秦太监点头如捣蒜一般,“奴才也觉得这幅对联极好!还有那首五言绝句也不错,题目是《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好诗!”
皇后再赞一声,“虽然略显直白,但朗朗上口,而且气势雄阔,傲骨嶙嶙!”
“娘娘明鉴!”
秦太监满脸赔笑,“奴才虽然没什么鉴赏能力,也觉得这首诗跟那副对联都不错,所以奴才特意问过贾大人,这对联跟这首诗是谁写的。
娘娘你猜怎么着?居然都是那贾环写的!那贾环才十二岁,据说过了年才十三岁,居然能有这般才情,实属难得!”
“果然只有十二岁?果然这幅对联跟这首五言绝句,都是这小儿所做?”
皇后娘娘一惊又问。
“应该是错不了!”
秦太监赶忙点头,“娘娘你想啊,荣国府最受宠的,一定是那所谓的衔玉而生的嫡子贾宝玉,这几乎是全京城无人不知的事情!
可是贾大人却说这幅对联跟这首《咏松》诗,都是他庶子贾环写的。
假如他是想往儿子脸上贴金,也该贴在嫡子贾宝玉脸上,不该贴在庶子贾环脸上才对呀!”
皇后听了,不由得点一点头,又道:“如此说来,这小儿写出这么一首非诗非词的打油诗,果然是在藏巧守拙了?”
“一定是!那贾环进门的时候,小允子正好站在门口,亲耳听到贾环跟另一个叫贾琮的庶子说,随便写写就好,总不能盖过宝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