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够保证武力充沛,语言不通怎么了?一样能够将城池拿下来。
但是,想要真正的将这块土地,这片地区的百姓变成本国百姓的一部分,那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强盛的武力。
而是需要长达数十年的教化,最少需要抹平两代到三代人的记忆,才能让这片地区的人心有一个明确的转变,才能让他们有一个归属感。
朝廷这些年可不是没有准备的,要不老皇帝崇宁帝怎么说他日理万机呢,要么怎么说那些老大臣们赖着位置不走呢,这是真的耗尽心神的事情,但凡是坐在这个高位的,只要肯真心为国家考虑,那繁杂的事务都能将他们逼迫成圣人,没办法的。
早在几年前,顺朝就开始了教育方面的整改,除了要学习本国设置的那些基础课程之外,还新增了数门通用的其他国家的语言。
举个例子,以前顺朝国内想要做官员,需要通过层层考核,先从基层小吏开始做起,当然,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晋升的方式。
他们需要在地方的官府衙门处担任数年的小吏,然后一点一点的向上升,熬时间,熬资历,最终能担任一乡之乡长,就算是一个普通人家在官场能到达的巅峰了。
知乡上面还要不知道熬多久才能担任知县,知县上面还有不知道多久才能到知府,知府之上还有州牧,州牧之上还有入朝担任京城官员。
即便是到了京城基本上达到了三品大官的程度依旧不是巅峰,还有一众参政以及最高的相国一职。
可以说,官路漫漫,比起那西游路上取经都要更加漫长,取经十四年尚且能望得到头,尚且能取得真经,而官场十四年,你升职还是在原地踟蹰那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四十年或许都不一定能升得一官半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或者说在顺朝这种大国之内,内卷,就是一件如此残酷的事情。
“陆臣兄,好久不见。”
前往罗刹国的不知道多少次的列车上,车厢之内,坐着一群身着朝廷吏服的年轻人们。
是的,这批火车运送的不是军队,也不是枪支弹药后勤补给,而是一批一批的年轻吏官。
要注意的是,官吏和吏官不是一回事,官吏是官员和小吏的统称,而吏官就是小吏,当然,对普通人来说,吏官也是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