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示感谢苏锦绣的厚道,几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活儿干到极致。
李有福看着铺面门口,“绣儿啊,之前看别人做买卖,门口都挂着牌子,起着名字。”
“咱村里有木匠,你想要个啥样的牌子,我回去跟文木匠说说,让他给做一块。”
苏锦绣之前用的是江少行掺着面做出来的立体字,时间久了,有开裂迹象。
牌匾确实不可或缺。
“名字有,叫苏妈妈糟子糕,不过现在加了桃酥,就得换个别的。”
苏锦绣顿了顿,“苏妈妈点心铺,这几个字就成。”
“待会儿量一量尺寸,回头多少钱,我去取牌匾的时候捎着……”
“要啥钱,不是外人,村儿里的木头,文木匠是我外甥,一句话的事,别跟我外道。”李有福说话很真诚。
终于有个能回馈苏锦绣的活儿,他乐意揽下来。
至于外甥,那是他欠的人情,他来处理。
苏锦绣看出李有福的心思,来日方长,也就没坚持,说了不少感谢的话。
李有福吃过饭,丈量了一下门口所需牌匾的尺寸,记下来。
解决了牌匾问题,苏锦绣也去掉了一门心思。
新的铺面开张,她想着最好能宣传一波,争取年前打出名气,还能多赚点儿。
登报纸上次去问过,价格太贵,还是只能小范围的人能瞧见。
苏锦绣只是想想,直接放弃。
市场那边的墙做宣传倒是不错,但苏锦绣暂时不希望保姆事件跟她的糟子糕串联在一起,加上那片地儿后来被其他做买卖的租赁,这会儿也没空白处了。
“大丫,想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