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此刻书童内心一惊,却是没想到这位公子说出了圣教是姓高还是姓圣的问题,他再次吞了吞口水,道:“公子所言,是否,是否有些危言耸听了,那高长老可是圣教复兴的大功臣,而且高家这些年帮助圣教拓展可是死了不少族人的。”
儒生冷哼一声,“高家的狼子野心早就已经路人皆知了,可是圣教里面像你们这样觉得高家不会把持圣教的还大有人在,我问你,如果高家的实力足以压过圣教其他的长老,甚至长老会都没有再敢反对那姓高的,这时候圣教是姓高还是姓圣?”
“可是……”
“你是想说可是高长老还尊圣主,尊长老团?高家还是忠诚的?那这巡检司巡检只听从高家命令却不尊圣教号令,这件事你又怎么解释呢?你是不是想说这可能是个别现象。”
儒生再次看向窗外,此时外面的衙役已经远去,“不急,我们在这南平府还会有一段时间,有的是机会验证高家对圣教的忠诚。”
书童便不再说话,但却想到了昨天见那巡检时的样子。
昨日他们在街上遇到了李逸一行人确实是意外,没想到荠县运送物资的船队也停靠在古镇,而且这位公子也确实是对李逸的那首《采桑子》欢喜的很。
原本他们是想打这批物资的主意,这批物资确实是圣教想要的,这对于他们在战场上与朝廷对抗还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这道向莹川各州县筹集物资的命令,其实就有圣教从中插手,况且南平府内有圣教的内应,准备将这批物资神不知鬼不觉的吞掉。
因此,他倒也没有动手的意思。
等李逸等人走后,儒生便带着书童前往巡检司衙门,巡检司巡检姓何,正是上虞县何家的旁支。
要说何家在上虞县真不愧是第一大家族,家主目前正在朝中为官,大老爷是前礼部侍郎位置上致仕的,家里还有好几个人考中进士的。而在上虞县,从巡检这样的从九品小官到吏员,许多都与何家有关系。
历史上不是没有对这些地方豪族进行过整治,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将本地的大族分拆迁徙。例如另一个时空的明朝,洪武与永乐年间全都进行过人口大迁徙,其中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令再次迁徙五千多户殷实大户拆分到南京附近。
后来永乐迁都北京,又再次下令富户迁徙至北京。
从地方豪族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对整个家族的毁灭,毕竟迁徙不是小事,就算是富户,迁徙别地也不容易,耗费无数钱粮不说,最终整个家族还没拆分。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确是削弱地方豪族影响力的好办法,就如同此时的上虞何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说何家在整个上虞县,已经隐隐有“土皇帝”的感觉了。
何巡检的这个巡检职位其实也是因为何家的势力影响,原本他只是一个落第的举人,虽然可以候补官员,但是举人候补等候的时间一个是特别长,另一个职位也不会很高。在何家的运作下,他这位何家旁支竟然直接当上了从九品的巡检,这不得不说何家影响力还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