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说是在一些杂书上看到的,至于是什么杂书,忘记了,只是觉得很有趣于是才随手翻了翻,彻底断绝他们继续询问书籍的事情。
随着天色变暗,郑炯先走了。他还有事情需要处理,那个彻底消失的儒生很有可能就是一个中品修行者,如果是的,那么事情就更加复杂了。
上虞县的主簿倒是还没走,仿佛是在等着李逸。
“本官姓李,倒是和你同姓!”
这是主动拉近关系了,李逸不敢怠慢,“说不定和大人几百年前还是一家。”
这话就纯粹是客气客气,对于初识之人,同乡、同年、还有同姓之人,如果有这么一层纽带,俩人之间关系升温就快一些。
其实李逸知道这位主簿姓什么,在巡检司衙门这么多天,多多少少也知道了。这位李偲主簿原本是举人外放做官,这点倒是比刘季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和刘季一样,那就是他在这个主簿的位置上已经蹉跎了多年。
眼下,这位李主簿和自己亲近,未必没有荠县代理知县韦明的原因。明眼人都清楚,韦明很大概率成为荠县知县,而荠县当前官员空缺,未必就不能升任到荠县,这提前和韦知县打好关系,自己又不用任何代价,何乐而不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于,如果关系足够亲近,荠县佐贰官的任命上,韦县令还能向上面举荐自己。
出于这样的原因,李逸这些天在巡检司衙门其实过的不错。
“二郎可有表字?”看来这位李主簿做了不少功课。
“还没有!”
“可有请德高位重之人取字?”
“未曾!”
听得此言,李偲便不再继续这段没什么营养的话题,而是转向另一个话题。
“先前听二郎对巡检司衙门的钞关感兴趣,正巧本官倒是知道一二。”
之前听到郑炯讲钞关,这位主簿朝他摇头,李逸便知道这里面还有其他的猫腻。当即向着李偲拱手,“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李偲也受了这一礼,之后开始讲述巡检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