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所说是小道理,治理国家要从大道理着眼,孤这么做自有苦心。”
太子从未如此坚定地跟袁琮说过话。
以前都是袁琮教导他,他对袁琮彬彬有礼地请教,但是这一次却态度柔中带刚。
因为他相信黄士及的话,顾道已经暗戳戳地向他服软了,这一次顾道一定会屈服。
有这个认知打底,他自然可以这么做。
什么箕子七州的流民,什么辽东勒紧裤腰带,这些事情重要。
但是,在这一切表象之下,顾道屈服让步,显得更加的重要。
而且他已经给顾道留好了台阶。
他会在给顾道的谕旨里面,着重留下一句话。
箕子国七州也是大乾领土,这些百姓也是大乾百姓,希望顾公秉承当年通衢关的仁心,施以援手。
这就从道德角度,给顾道留下的退路,相信他能明白自己的想法。
就坡下驴,只要他服从了这次。
那下次服从就会更加容易一点,这就是黄先生所说的习惯性让步。
“大道理?”
袁琮真想抄起戒尺,给这个混小子几下子,让他长长记性。
可是不行,这小子是储君,不能打。
“太子殿下心中的大道理,就是利用大义的名分,逼着顾道低头。”
“就是利用箕子七州的流民,肆虐辽东,削弱辽东的实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