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个氨基酸厂是招商引资进来的,有历史性的因素在里面。
当初可是花了不少钱,也为某些人创造了不少政绩。
同时,又有相应的合同和时间年限作为保障。
如果一刀切,说关停就关停。
势必会滋生一系列矛盾。
后期的补偿,工人的下岗安置,占地村民的土地租金赔偿等。
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这也是吴蕴秋时期,她虽然知道氨基酸厂存在污染环境的情况。
但也没有一刀切,彻底关停的原因之一。
却没有想到,吴蕴秋刚卸任。
而新书记杨北林刚刚上台,没有更深的考量就毫不留情关停。
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杨北林根本都没有听北部新区党工委书记的解释。
这就让有些人对这位新书记的雷霆手段多有微词。
贺时年思考着这个问题,渐渐皱起了眉头。
如果将关停北部新区的氨基酸厂看作是杨北林上台后烧的第一把火。
那么贺时年觉得,这把火烧得没有水平,也烧得太快了一点。
贺时年几乎可以预见到,后期因为关停这件事将牵扯出很多矛盾。
不过,谁家的孩子谁抱走。
这是官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