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道:“不用,我看小黑状态有点不如从前了,就是欠跑。”
“现在找着兔子了,马也就解决了,你那枪有什么具体要求?”
“够沉就行!”
这个难不倒我。秦末的锻造技术能做到的事能难住咱跨世纪的一代吗?虽然当时项羽的枪是请专人精心打造的,但我估计现在铁匠手边的下角料质量都比他那会的好。
到了育才,我和项羽亲自去爻村地铁匠家里拜访,铁匠的孩子已经被育才接收,而且正在和汤隆学艺,开始我一直认为汤隆这么做有点误人子弟:你说在科技横行的现代社会里学一手铁匠活有什么用?可是我发现我错得厉害,这世界上还是有铁匠的,而且他们现在的名字是:铸造大师。他们大多服务于军工厂和汽车制造业。一个在业内有名的铸刀师,他亲手做出来的刀一般都能炒到几万块,如果是特殊日子或者是首款样品那就更没价了,还有,世界上的几款名车也一直拿“全手工”来作噱头和卖点。除了座椅和皮饰品,他们当然也需要铁匠,经历了疯狂地大工业时代,人们又重新开始迷信“手工”。尤其是有钱人,只有同类亲手做出来的东西,才更有可靠性和灵性,它虽然有时候比不上机器精准,却更舒适,更安全,也更值得炫耀。
所以说当铁匠也是前途无量的,不过你的手艺至少得能做出车把弓那样的东西来。至于自行车地来源,可以跟时迁学另一门技术……
铁匠当然认识我,知道我是他们孩子的领导,殷勤地不得了,二话不说就要拉着我们吃饭,因为育才的完全免费政策,我在附近那是非常受爱戴的,有着多次被家长硬架出去吃饭地经历。现在的农民那也有钱了。请你吃饭绝不再是杀头猪了事,而是招手打车直接八仙楼。五六百块钱的酒一瓶一瓶上,眼睛都不带眨的。
我端着铁匠递过来的茶水开门见山地跟他说:“我想找你打杆枪。”
铁匠顿时一苦脸:“要打也行,可你有子弹吗?”
我一愣,才明白他误会了,满头黑线道:“我说的是过去用的枪——”说着用手比画着,“前面带尖那种。”
好家伙,他以为我要他给我打81杠呢,居然还敢答应,看来孩子在我手上就是好使,估计给他整点铀235要他给我拿白铁皮做个原子弹也不带含糊的。
铁匠顿时轻松起来:“那种枪啊?”
“能打吗?”
“小菜一碟,现做个模子就行。”
我说:“这枪得沉,130斤。”
“重量不是问题,就是杆儿得加粗——这么重地家伙谁用啊?”
项羽道:“我!”他把茶杯给铁匠看,“有这么粗就行,最好活细点。”
铁匠拍着胸脯道:“包在我身上,咱这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抗战那会红缨枪大刀片子没少支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