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银自然是户部管辖,负责国库银管辖的,也非我叔父,而是直接由丁士桢大人和当时的户部尚书老大人亲自管辖,若需打开国库,使用国库银,必须由天子诏令和司空府印鉴,更要有中书省的批文,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齐备,户部才能动用国库帑银用于赈灾......所以,手续上,比赈灾粮拨发繁琐不少......自然粮食就先拨发下去,帑银要隔上几日......”欧阳昭明解释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哦,原来如此......”苏凌点了点头道。
“可就是这叔父原本就不过问,也不管辖的国库帑银,要了叔父的这条命啊!”欧阳昭明蓦地凄然说道。
苏凌闻言,眉头一凝成了一个大疙瘩,沉声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昭明兄慢要悲伤,细细说来!”
“唉......大约是那赈灾粮被运走三日,那日叔父当了一天的值,正欲归家,却见那久不来户部衙门的老尚书在丁士桢大人的陪同之下,来到了户部,叔父赶紧起身相迎,原来那老尚书此行专门是来褒奖我叔父的,言说,他听丁侍郎说了,在赈灾粮筹措一事上,我叔父兢兢业业,不辞劳苦,想尽一切办法将那缺口堵上,才使这件事进展得十分顺利,我叔父赶紧摆手,言说不敢居功......”
欧阳昭明叹息一声道:“原本我叔父是想说,都是丁士桢大人出的力,自己根本没有做什么,但话还未出口,却被丁大人截过话去了,他还想叔父使了个眼色,然后笑着说,我叔父不愿居功,实在是太谦虚了......他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已经详详细细地对老尚书大人说过了,尚书大人心中甚慰,对我叔父十分满意......”
苏凌心中一动,忙问道:“这可是天大的功劳,那丁士桢正是要往上升官的时机,下一步就是户部尚书了,这天大的功劳,他不愿意归结于自己,反而拱手让给了你叔父?为何他要这么做呢?难不成是为了施恩给你叔父,好在他日后坐上了户部的主官,你叔父死心塌地地为他效力?......”
欧阳昭明压低了声音道:“有一部分这样的原因......事后,我叔父亦曾亲自问过丁大人,说此次能够得到尚书大人的褒奖,是丁大人给的天大的恩情,叔父说他无以为报,但是丁大人却笑着摆手说,不必如此,这份功劳,是我叔父这许多年在户部不辞劳苦地办差,应该得的......除了这些,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什么原因?......”
“丁大人说,因为此事毕竟牵扯到萧元彻,老尚书大人乃是清流一党,若是说此事是他一力做成的,怕老尚书大人会对他有成见,反而对他的影响不好......”欧阳昭明道。
“呵呵,他不愿意让老尚书认为他是萧元彻的同党,所以为了避嫌,连这份天大的功劳都不要了......却要你叔父背负与萧元彻交通的名声......这么做,可是有些不太地道啊......”苏凌冷笑一声道。
“不不不......非舍兄,话不能这么说,我叔父当时不过是户部员外郎,无论是官职和地位,自然无法与丁大人相比,在老尚书的眼中,他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就算想要巴结那些大人物,大些大人物也断断不会将他放在眼中,当回事的......但丁大人可是要继任尚书的,那可是老尚书亲自挑拣出来的人,若是让老尚书知道是丁大人献策,联手萧元彻的话,怕是丁大人接手户部的事情,都有可能化为泡影......只要丁大人知道我叔父并非萧元彻一党,自然等丁大人做了尚书之后,还会重用我叔父,更何况,他还将这么一份天大的功劳给了我叔父呢?”
“所以,无论是我叔父还是我,都对丁大人心中感激的......”欧阳昭明出言维护丁士桢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或许吧......这就是官场生存之道......”苏凌不置可否地笑道。
“叔父以为老尚书和丁大人还有要事相商,便想着先告退,可是老尚书却说,此次他来户部,专程就是来找叔父的,今晚上叔父,可是不能提前下值的......”欧阳昭明道。
“我叔父正不知为何,丁大人笑着说,朝廷大鸿胪孔鹤臣孔大人心系赈灾之事,夙夜难寐,如今听闻赈灾粮和国库帑银都已经下发到了京畿道地方,心中甚慰,老尚书大人和孔鹤臣孔大人乃是至交,听说了在这件事上,叔父不辞劳苦,精心办差,十分的满意,于是在晚上,于聚贤楼设宴,请客吃饭,特地点了叔父的名字,说要见一见为大晋百姓出力,为天子分忧的干臣叔父......所以,他们此次前来,是邀我叔父前去赴宴的......”
“孔鹤臣要请你叔父赴宴?......”苏凌一脸的意外道。
欧阳昭明点了点头道:“是的,丁大人说完,老尚书也说了一遍,大体的内容基本相同,我叔父只觉得受宠若惊,孔鹤臣清名满天下,更是天子赞誉的君子之臣,平素叔父根本连见他都见不到的,竟然他要设宴,还点名邀请我叔父参加......”
“呵呵......”苏凌不语,只是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我叔父本来是要婉拒的,但是老尚书立马不悦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孔大人设宴,还专门点名说要请叔父吃饭,这可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天大的面子,可是叔父却要推辞,实在是有些不识抬举了......”欧阳昭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