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了。
宜修面无表情,心里感叹到,这么好的机会,要是没有牵扯到舒太妃母子身上,那该多好......
寿康宫
“太后别操心了,”竹息面带笑容,“这次皇后真的没有下手,您放心。”
太后苦笑着摇了摇头,将手中的经书合上,放在手旁的炕几上,“放心?哀家放心不了......纵然这次不是皇后做的,但从前她也做了不少,只能说她这次还算聪明,知道收敛,事关前朝,皇帝是一定要查清楚的,到时候哀家也保不住她......”
莞嫔的孩子肯定保不住,这一点太后早就能猜到,就算宜修不出手,可后宫里嫉恨她的不止一个宜修。
皇帝行事太过,把好端端的一个姑娘捧在云端,就盼着众人做出格的事。
六宫怨妒,所以莞嫔这个孩子绝对生不下来。
只是太后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还牵扯到舒太妃那个女人身上。
事关前朝,皇帝的眼睛里绝对不会容下沙子,自己的儿子自己太清楚了,这一回就算不是老十七做的,等日后皇帝找到机会,也肯定会给老十七来一下。
到时候只能看老十七自己的运道了......
这么些年,老十七又时常在自己跟前尽孝,太后多多少少也有些怜爱之情。
舒太妃是舒太妃,老十七是老十七。
太后看的开,她对舒太妃有心结,并不代表她对老十七有心结。
所以太后是盼着莞嫔的龙胎不是老十七做的。
至于去皇帝跟前给老十七求情......
太后叹气,自己生的冤孽是什么性子,她还不知道吗?
要是老十七没做这事,等皇帝出一口气这个心结也就过去了,太后若是去求情,那个竖子执拗起来,她怕再出一个圈禁的郡王......
可老十七要真的做了,那他就是意图动摇江山,犯上作乱,太后很不必为了一个“外人”,和自己的儿子再添心结。
所以这么盘算下来,太后不是不想让老十七好过,而是皇帝这个性子实在太古怪,她还是好好待在寿康宫,为自己的孙儿念念往生经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