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不再是熟悉的草原景象,而是一片绵延数十里的农田,金黄的麦浪间点缀着白墙青瓦的村落,更远处,一座石砌城池巍然矗立,城墙上的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真是胡人之地?”,年轻的书记官瞪大了眼睛,他想象中的乌孙部应该和禺氐部一样,到处是毡帐和牛羊。
端木蓉眯起眼睛,作为楚国最精通西域风物的学者,他早听闻乌孙人半耕半牧,却没想到农耕文明已如此深入。
车队沿着灌溉渠行进,渠水清澈见底,两岸垂柳依依,竟有几分楚地风情。
“乌孙人半耕半牧,他们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筑城,又从羌人那里学会了种麦,更重要的是乌孙人掌控着周边诸部的市集和商道,其他各部想要出售和购买商品都需要来到这乌孙城,与波斯商人交易,而乌孙人只需要坐着收税,所以这些年乌孙人的实力也是急剧增加,俨然成为西域霸主”,一名来自姑墨的通译小声对端木蓉说道。
姑墨这些年越发没落,人口还没有楚国使团的人数多,为了了解乌孙以及西域的情况,端木蓉便在姑墨请了几个精通波斯语和羌语的姑墨人充当翻译。
楚国使团人数不少,虽然有差不多一半留在了大楚城,但现在依然还维持着三千人的规模。
这么多的人靠近乌孙城,早就被乌孙人所警惕。
“你们是什么人”,乌孙城外三十多里的地方,一名乌孙将领带着两千骑兵将楚国使团围了起来。
端木蓉一边让楚军组成圆阵防备,一边开始与乌孙将领交涉。
“我们是来自东方诸夏的楚国使者,想要入城面见乌孙王”,端木蓉高声说道。
端木蓉的话很快就被通译给转述出来。
乌孙大将听到端木蓉的话后,看了看使团之中近千名兵甲精良的兵卒,眼里也是露出忌惮之色。
“本将会去向乌孙王禀报的,在得到通知之前,你们最好不要乱动”,乌孙大将强硬的说道。
“我们愿意遵守你们乌孙人的规矩”,楚使端木蓉说道。
说实话,乌孙人确实是要比禺氐部的人要温和许多,或许这也是农耕民族自带的一些气质。
大概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乌孙将军也终于是收到了乌孙王的回应,同意放这些楚人进入乌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