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比例或许并不算很大,可也超过两成吧!
最关键的,还是这两成往往才是小地方最精华的那一部分,他们的离开,对任何一个小地方而言,都将是莫大的损失也!
同样的道理,对老朱的大明帝国不也适用吗!
朱元璋就是发现了这一点,也才这么果断。
作为历史上千古一帝之一,老朱在决断上的利弊衡量,可不比任何人差,反而比任何人都要果断。
因为他清楚,有些事情绝不能等待,一旦等待,就等于告诉自家百姓,你在犹豫,你还在紧紧的抓着自己手中那份权与利不想放手。
这样的皇帝,你哪怕今日选择跟随,未来很可能也会因为这个皇帝对权与利的诸般看重,不断的从你身上割肉。
选择重新塑造大明帝国士卒军魂的朱元璋,到如今也算是有限成功。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其他,而是有了对比,是朱元璋心中将之与刘浩龙国以及几个现代世界士卒的对比。
这一点上,老朱还真就万分佩服!
自古以来,百姓面对士卒之时,绝大多数时候,真就和面对土匪没什么两样。
乃待宰羔羊也!
没有敬,只有畏!
可在现代世界的龙国们之中呢!
他看到的尽是百姓孺沫的目光盯着每一个士卒,是真将任何一个士卒都当作自家孩儿看待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是,哪一次天灾发生之时,这些个士卒子弟们不是立马第一个抵达现场,将自己的身体死死的抵挡在百姓们前面。
一次两次你还可以说这啊那的,可次次都如此,你倘若还这也提防那也提防的,只能说你从根子上就和咱们不是一路的,你本质上多半就是一个碟子。
老朱岂能看到这些。
他也在效仿,可有些东西不是你看到了利好说效仿就可以做到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