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太清楚了,他们同样非常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在老朱家出现。
不要以为大明帝国的这些个文臣们对老朱家有多少忠诚,这群人从来就没有多少忠诚概念,否则大明帝国的十六位皇帝之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死因不明的了。
当初朱棣为了让自己的案例不再出现,搞出了这么一个养猪方法,却不知道这反而彻底葬送了大明帝国任何东山再起的可能,何其可悲也。
可你也要知道,就这方法,却已经是朱棣自认为自己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我们总认为朱棣缺乏看透未来的眼光,可如果你身处当时朱棣的环境,却也清楚同样无解。
他一个造反上位的皇帝,本身就是因为建文朱允炆削藩起兵,你总不能一上位,立马也学着朱允炆的道路来一遍吧?
但这这么做了,不是等于告诉天下人,朱允炆削藩本身就是争取的吗?
既然人家做对了,你这个藩王又为何要造反,你的出发点倘若是错误的,历史对你朱棣的评价,是不是连根基都没有了?
实际上,当朱棣坐上了皇帝宝座的那一日,他心里头就已经清楚朱允炆削藩本身就是没错的。
错的,只是朱允炆方法不对,能力不足罢了。
倘若当初他老爹将皇位直接传承给他朱棣的话,削藩这件事他大概率也要做,只不过时间晚一点而已。
站在老朱的立场,这些个藩王都是他的儿子孙子,可站在朱棣的立场,那就是弟弟和侄儿;
这已经不属于直系血脉了,这些个已经逐渐旁支化的藩王们,在他朱棣这一代或许还能轻易掌控,可到了他好大儿朱高炽手中呢,再下一代朱瞻基手中呢?
那点血脉情感,多半已经消失无踪了吧,那与过去的地方诸侯又有何区别?
甚至于威胁还要更大吧!
因为这些个‘诸侯们’,可都是自家老爹血脉后裔,按道理也都是有资格继承大明帝国法统者,其中就不会再次出现另一个朱棣了?
这一认知在朱棣等级的那一日开始,就已经深刻的刻入到了他内心,可他又不能削藩,于是才有了那唯一的方法,也就是干脆当猪养着得了。
他能不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他老朱家除去嫡系皇室一支之外,被当猪养着的子孙后代们未来一定会逐渐变成真正的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