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济公传奇 > 第412章 斩大蛇刘邦起义(第2页)

第412章 斩大蛇刘邦起义(第2页)

刘邦个性直率,胸无城府,直遂径行,不管嫂子她憎恨嫌弃与否,仍然经常到长嫂家里索要食物。之前刘邦的大嫂就不喜欢刘邦,但是因为自己丈夫刘伯在世,碍着丈夫那一关,也不好有什么阻拦的。现在丈夫刘伯已经去世了,自然就不再迁就小叔了,此后刘邦再去大嫂住处吃住,十次就有九次都被拒绝了的,大嫂并借口对刘邦说道:“自己现在寡妇独居的,不方便再让你来家里吃住了,不然会有外人说闲话的。”

刘邦对大嫂的话信以为真,以为大嫂真是因为寡居才谢绝了自己,所以也就没有生气。

有一天中午,刘邦约好了一群好友,想着人多的话一起去大嫂家,外人应该没什么闲话可说的,于是就兴致勃勃的带着朋友们来到了大嫂家。

刘伯的妻子本来就讨厌刘邦,现在看见他还带了这么多人过来自己家里,更加是厌烦他了。

大嫂正担心刘邦带了这么多人过来自己家里蹭午饭,心烦意躁时,突然眉头一皱,就计上心头。大嫂为阻止刘邦频繁蹭饭,刘伯的妻子当着刘邦和刘邦朋友的面走进了厨房,故意用瓢使劲的刮锅,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并且说自己的锅里已经没有什么吃的喝的了。在场的众人一听,自然都心领神会,很是识趣的各自找了借口各回各的家去了。

刘邦看见这个情形,感到很是尴尬的,只得满脸赔笑着纷纷送自己朋友出门,等到朋友们都走了之后,刘邦走进了大嫂的厨房一看,登时就火气上来了,原来刘邦看见锅上正冒着热乎乎的白气,锅里其实已经做好的羹汤,有一半锅多的份量,是足够大家吃喝的。

这个时候,刘邦才了解原来大嫂逞刁使诈,是故意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难堪的,自从刘邦在大嫂处受了这番羞辱之后,刘邦长叹一声,转身就离开了大嫂家,也不她争论,也是大度,从此以后刘邦再也不去大嫂家了。

刘邦决心以后不再去大嫂家里,便专门向邻居家的两处酒馆,做了一个长期的买主。刘邦有时候往酒馆里独自喝酒,有时候邀请朋友客人一起喝酒。这两处酒馆都是妇人开设的,一个叫王媪,一个叫武妇。(史记作负,负与妇通。)二位妇人虽是女流之辈,却因为刘邦与她们都是自小邻居长大的少年,也不便斤斤计较;并且刘邦进来她们的酒馆里之后,这往来饮酒邀约的客人犹如赶集市似的,统日计算,比往日里挣得钱多了数倍,二位酒馆主妇暗暗称呼奇怪,所以遇见刘邦要赊酒账的时候,无不应允。

刘邦生平最是喜欢饮酒,看见两家酒馆都肯愿意赊账,他是乐得自在,于是尽情痛快饮酒,往往待在酒馆里待到黄昏时分,仍然没有回去,还要痛快喝上几杯。待到喝得七八分醉身子懒洋洋得不想动,刘邦索性就躺在酒座上面,鼾睡了一宵。王媪和武妇,本来想要把刘邦叫醒过来,促令他快点回家去,谁知刚走近刘邦身旁,突然之间隐隐约约看见一团云彩盘在刘邦的头顶,看见云彩在刘邦的头上面显现出来了一条金色鳞甲的龙,甚是光怪陆奇,不可逼视。这个时候,王媪对武妇说:“你和我都没有眼花吧?你刚刚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见刘邦头上有个龙。”

武妇听见王媪说的话,点了点头说自己也看见了。两位妇人自从接待刘邦在自家酒馆饮酒休息之后,这酒馆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收入比之前的经营情况要好很多,家里家外也安稳了不少。

两个妇人越发觉得稀奇,料定刘邦此人将来必定是大富大贵了不起的豪杰人物,每到年尾盘算结账的时候,她们也不向刘邦追讨所赊的酒钱。刘邦本来就囊中羞涩,自然无从偿还,历年来赊的酒账,两妇人也是慷慨大方,俱一笔勾销罢了。

刘邦有个交集很好的朋友,叫卢绾,据说还是刘邦家的邻居。两个人在同一天出生的,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还得到了乡民的祝贺。两人从小是一块读书学习,一块玩。而刘邦年轻的时候因为经常惹是生非,引官司,东躲西藏,卢绾也常常追随他。还有记载说得更具体,说是这两个在一起读书是在马维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

刘邦成年之后也绝非是没有知识,他也想在人世间做一些事业,喜好交友游历,会听取别人意见。有朋友教他学习官吏管理之事情。他一学就能,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进入壮年后的刘邦通过试补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在任上,他和县廷的每个官吏都能亲昵地调笑,又喜欢喝酒,爱好美色。

刘邦曾经到秦朝首都咸阳参加徭役,其间任意观览,望见了秦始皇,非常地感叹说:“哎呀,大丈夫就应当像这样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亭长的职务是掌管判断里人之间的监狱诉讼,调和里人之间的矛盾,遇到比较重大的事情,乃需详细报告到县里,因此刘邦与一班县吏互相往来。交往莫逆的就是沛县的功曹,姓萧名何,与刘邦是同乡,熟悉法律典籍。(是汉初三杰之一的人物)

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借官吏的职权袒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也经常在身边指点他。刘邦曾以官吏身份到咸阳参加徭役,其他同事都送给他三百钱路费,唯独萧何给了五百。 秦朝的监郡御史交给萧何的事务,萧何都办理得井井有条。因而被提拔为泗水郡的卒史,政绩又考评为第一。于是御史想向朝廷推荐征调萧何,萧何一再请辞,才得以不去朝廷任职。

另外与刘邦交好的是曹参,是沛县人。在秦朝时期任职沛县的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官吏(可能为典狱长),萧何则是沛县的主吏,两人都是在沛县里面颇具权势的豪吏。

刘邦当了泗水亭长约莫好几年,已是壮年,却还没有家室,只因为刘邦原是好色人物,除了喜欢喝酒之外,就是喜欢到那些娼馆中做些寻花问柳,聊捉蜂引蝶的勾当。里人岂没有好女子?只因为刘邦向来随性惯了,不愿意成婚,感觉这样自由随便更好,可以随自己心意所欲,可以花天酒地,就省了很多养妇人的钱了。

单父县人吕公迁居到沛县时,因与沛县的县令要好,沛县之中的豪杰官吏都前往祝贺,萧何当时是县里的主吏,掌管收礼事宜,他限定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钱的,坐到堂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