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济公传奇 > 第413章 项氏沛公共反秦(第3页)

第413章 项氏沛公共反秦(第3页)

两人相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沛公刘邦,沛公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张良向别人讲述《太公兵法》,大家都听不明白。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于是,张良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

广陵县人召平当时帮陈胜攻略广陵县,没能攻下,听说陈胜败逃,秦国军队又快要来到,于是召平渡江假传陈胜的命令,封项梁为楚王陈胜的上柱国,并说道:“江东已经平定,赶紧引兵往西攻打秦军。”

秦二世二年二月(公元前208年3月4日至4月1日期间),秦嘉自任为上将军。沛公刘邦与东阳甯君在砀县和秦将司马夷交战,三天打下砀县并收编砀县六千士卒,加上刘邦原有的兵力共计有九千人。

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往西进军。听说东阳县的令史陈婴已经拿下东阳县,项梁派遣使者想要和陈婴联合共同西进。东阳县人想要立陈婴为王,但是陈婴不敢自己领头,而想托身于名门望族,于是陈婴带着东阳县中两万人归属项梁。项梁渡过淮河,英布、蒲将军也领兵前来归属,总计兵力约六七万人,驻扎在下邳。

韩信在项梁渡过淮河后,也仗剑前来投奔,成为项梁麾下小卒,但之后在楚军一直都没有展露声名。

作者小子在此介绍这未来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个人物经历。

韩信,古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 。韩信青少年时期,既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无法被选为官吏,又不能经商维持生计,常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于是人们大多都讨厌他。 尽管风评不佳,但韩信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志向。母亲去世后,韩信家中已经穷得连办丧事的钱都没有了,但韩信还是找了一处又高又宽敞的坟地,想着将来那坟地四周能安置下一万户人家来守墓。

韩信曾经多次前往南昌亭的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韩信,在一天早上提前把饭煮好并且吃光。到了吃饭时,韩信去了,却没有给他准备的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一群大娘在河边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王孙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县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韩信胸怀兵法计谋,却只能在项羽麾下做一个执戟郎。项羽哪里知道这个小小执戟小兵,日后是他的对手?

也是项羽为人残暴,虽然和沛公刘邦一样都是起义反秦,这二人的行为作派却完全不一样。正所谓:

欲成大业在开端,有勇非难有德难。

一剑敢挥贤郡守,发硎先已太凶残。

项羽定于江东,与此同时又有几个草头王,霸居一方。欲知来历姓名,且看下一回讲解说明。

沛公刘邦与项羽虽然起兵发迹相同,但是个人行为完全相反。

项羽心狠手辣,为人残忍暴躁。项羽好杀,刘邦仁义,沛中父老,皆非刘邦所杀,而项羽每每攻破一城一池,皆大开杀戒,哪怕投降俘虏皆杀之,甚至有城中百姓若是他看不顺眼的,一时间心情不满也会杀之。项羽的狠毒比秦始皇嬴政还要恶劣,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为了平息谣言议论,征万千人民子弟修建万里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虽然有过,却也有功绩,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杀吕不韦和嫪毐,一个是因为吕不韦的野心,一个是因为嫪毐的不安分,屠杀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是为了防止自己皇帝的地位会被别人侵犯。而项羽此人,不好学习,叔父项梁教他练剑,他练剑一半就不练了,教他兵法,他自以为是看不起。他以为自己身材高大,力气才能举起鼎就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身边为自己卖命的士兵,看不起百姓,把人命当做稻草扎的狗一样卑贱,也难怪项羽日后会不得好死,被刘邦的士兵分尸而死。也是自作自受,因果报应。

喜欢济公传奇请大家收藏:()济公传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