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韩信上登封将坛,向北立着。这个时候,樊哙站了出来,愤愤不平地发牢骚,说道:“将士们,韩信这个小子,在项羽那里是为执戟郎,到了汉中却成了大将军。我等跟随汉王多年,要受这无能小子的节制吗?”
汉王刘邦在坛下见此情形,指责道:“樊哙,你…。”
话音未落,樊哙向汉王刘邦跪下,双手抱拳说道:“大王,臣以为你要拜将何人?原来是胯下之夫韩信。”
此时此景,丞相萧何早有预料。萧何连忙叫樊哙退下,不要阻拦韩信登台拜将。
可不曾想樊哙越发变本加厉,就将韩信生平之丑事一股脑儿地连珠炮似地说出,道:“韩信他母亲死了无力安葬,是不是无能,在淮河垂钓乞食漂母,是不是无用?受他人胯下之辱,遭人嘲笑,是不是无勇?在项羽帐下执戟三年,是不是无谋?像韩信这样无能无勇无用之人,凭什么封他做主帅?”
汉王刘邦闻言,一怒之下,让人将樊哙拖拉下去,叫嚷着要按军法将樊哙问斩。
丞相萧何劝道:“今天是登台拜将的吉日,不宜杀生。还是先关起来吧。”
汉王刘邦于是下令,让士兵把樊哙带下来关起来。
樊哙被拉下去之后,汉王刘邦打了手势,便有乐工奏起了军乐,鸣铙击鼓,响遏行云。既而弦管悠扬,变成细曲,当中由赞礼的官员朗朗上声宣布仪式,第一次是授印,第二次是授符,第三次是授斧钺,俱由汉王刘邦亲自交代,韩信则是一一拜受。此时韩信二十五岁,汉王刘邦五十岁。
汉王刘邦复面向韩信口谕道:“阃外军事,均归将军节制,将军当善体我意,与士卒同甘共苦,无有胥戕,无有胥虐,除暴安良,匡扶王业。军中如有藐视将军,违令不从者,将军尽可军法从事,先斩后闻!”
汉王刘邦说到末句,喉咙格外提响,故意让大众听闻知道。大众听了,果然皆面失原色。
韩信拜谢道:“微臣一定竭尽努力,仰报大王知遇隆恩。”
韩信拜将后,让士兵把樊哙从监牢里放出来,并且与其讲述自己平生的艰难经历,二人缓解了纠结。
汉王刘邦大喜,因命韩信坐在旁边,自己亦即坐下,开口问道:“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当时,曹参、樊哙、周勃灌婴等人也都位列于左右,静静看这韩信究竟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言行意见。
于韩信而言,他对汉王刘邦先给主帅职位再面试的举动,肯定是感恩于心,与此同时压力也是等同的。因为韩信一旦不能如刘邦之意,那出头之日就永不能想,甚至自己小命万不能奢望。
于是韩信气定神闲地反问道:“大王您一心东征,定是要与项王一决高下吧。”
汉王刘邦不暇思索,答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