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刘邦又命人将魏豹的家眷,除了其老母年迈不能充役外,余皆没入为奴。魏豹之妾薄姬,姿容甚美,于是发往到织室作工。后来被汉王刘邦瞧见,颇觉中意,又把她送入后宫。说讲起来,这个薄姬却与汉王、魏豹大有关系。
薄姬的父亲薄氏是吴郡人,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薄姬长大后,出落得亭亭玉立。后来薄姬的父亲死在山阴,因而就埋葬在那里。
时值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秦,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进了魏王宫中。
时有河内有一女相士许氏,具相人术,言无不中,世人称为许负。魏豹听闻许负善相,特召她进来,遍相家属。许负看到薄女,不胜惊愕道:“将来必生龙种,当为天子。”
魏豹亦惊喜道:“可真么?试看我面,应该如何结果。”
许负笑说道:“大王原是贵相,今已为王,尚好说是未贵么?”句中有眼。豹听到此语,料知自己不过为王,惟得子为帝,胜如自为,倒也欢喜得很。当下厚赠许负,送她回家。
当时西楚霸王项羽正与汉高祖刘邦在荥阳相抗衡,天下大势尚未分明。魏豹开始时跟随汉高祖一起攻打项羽,当听到许负的话后,心中独自高兴,因而背叛汉高祖,持中立的态度,接着与项羽联合讲和。
魏豹且格外宠爱薄女,几乎与正室地位无二。就是兴兵背汉,也是为了许负一言,激成变志。
魏豹想来有子为帝,必须由自身先立基业,方可造成帝爷。若尽管臣事汉王,如何独立,如何贻谋,所以决意叛变汉王,妄想自己将来当天子。所以贵子尚未出生,魏豹便作痴想,安得不败,安得不亡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偏偏是痴愿难偿,反而导致国亡家破,而那相亲相爱的薄家女,竟被汉王刘邦攫去,罚作宫妃。薄姬也自伤薄命,身为罪人,充当贱役,始居织室,继入汉宫,终不见有意外幸事,只得死心塌地,做个白头宫人,便算了却一生。
薄姬入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汉高祖的御幸。
当初薄姬年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亲爱,约定说:“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
后来管夫人、赵子儿先受到汉王刘邦的宠幸。
薄姬有一天竟做了一个梦兆,乃是苍龙据腹,大惊而寤。
默思此梦主何吉凶,一时也无从详细说起。越宿起床,并无征验,迟至夜间,忽然接到内宫使者宣召,叫她入侍,不得不略略整妆,前去应命。及见过汉王刘邦,在旁侍立,汉王刘邦方在酣饮,一双醉眼,注视了好几回,等到酒后撤肴,竟将她扯入内寝,要演那高唐巫山云雨故事,此时身不由主,任所欲为,到了交欢的时候,薄女始将昨夜的梦兆,告知汉王刘邦。汉王刘邦闻后,说道:“这是贵征,我今夕就与汝玉成了。”说也奇怪,薄女经过此番雨露,便得怀胎,十月满足,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恒,便是将来的汉文帝,只晦气了一个魏王豹,求福得祸,一败涂地。可见人生遇合,都有命数因果,切不可过度迷信术士之言,痴心妄想呢!唤醒世梦。此是后来之事,闲话不表。
且说此值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寓居平阳,筹备讨伐项羽的附属国赵国,可巧张耳带兵到来,与韩信会何军师,韩信遂合兵东行,进攻代郡。这讨伐赵国的原因,是由于赵相陈余,本已出兵从汉,自汉王刘邦为楚霸王所败,赵兵散归,报称张耳尚存,顿时恼动了陈余,复与汉王刘邦绝和。韩信援为话柄,指责赵相陈余背叛汉王,因此长驱进攻代国,直接抵达到阏与。代国为陈余的受封之地,陈余留在此辅助赵王赵歇,用夏说为代国丞相,使他居守。夏说听闻汉兵已至阏与,距离代国都城不过数十里,当即引兵出敌,与汉兵前队相遇。
汉军先锋将乃是曹参,跃马持刀,直指夏说,说亦持刀相迎。战了一二十合,参虚晃一刀,拍马就走,汉兵亦返身同奔。明明是诈。说麾兵大进,迤逦追赶,约行了二十多里,忽然两面喊声大起,左有灌婴,右有张耳,两路士兵杀出,冲断代国士兵,再经曹参引兵杀回,三面夹攻,代兵大败,夏说慌忙遁还。偏汉兵不肯罢手,从后急追,走至邬东,已被曹参追及,用刀刃伤了夏说的马后股,其马负痛倒地,把马掀翻,便为汉兵所擒。曹参劝夏说投降,夏说反骂汉王欺人无信,言语激动,曹参大怒,手起刀落,就把夏说的头颅砍了下来,然后即刻攻入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