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上那件褪成月白色的确良衬衫还沾着红墨水渍。
是下午给文化馆墙报画"四化建设"插画时溅上的,此刻正随着她打圆场的动作在暮色里泛起涟漪。
颜简韵从帆布包里掏出裹着油纸的墨锭,茜草根汁染的暗红在筒子楼昏黄灯光下泛着幽光。
"看这个,李大师给的墨锭,用绣娘染线的茜草根汁配的,遇水显影出'霓裳羽衣图'局部。还拍了很多照片。"
"哟,这墨锭倒像戏台上用的。"大姨凑近细看,镜片上蒙着层白雾,
"不过领导刚交代,下期《工艺美术通讯》要登'新式刺绣为四化服务'专题,像李怀素这种..."她突然压低声音,手指在"旧社会匠人"几个字上敲了敲,
"照片最多登一张,还得是侧脸。"
"可这构图..."她指尖抚过取景框边缘,"袖口飘的蚕丝线,和供销社玻璃柜里新到的的确良衬衫,多像新旧两代人的对话啊。"
"小韵啊。"大姨突然握住她手腕,腕表是文化馆统一配发的上海牌,表盘蒙着层油垢,
"去年小王写老篾匠,非要拍人家编竹笼的特写,结果被批'宣扬封建生产关系'。
你拍李怀素可以,但得突出他改良的'机械绣花架',就是文化馆库房里那台生锈的缝纫机改造的。"
喜欢穿越七零年代当绣娘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年代当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