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铭回答得十分干脆。
在旁边的罗百强,也是马上送出助攻,“彭书记,我可是做梦都盼着,江北大学的新校区能落户青山,最好是机械学院,能直接搬到新校区,那样的话,我们再与陆教授合作项目,可就方便多了。”
听罗百强的措辞,彭越就知道,宋思铭已经和罗百强沟通好了。
只要江北大学的新校区来青山,罗百强就能把百强机械的老厂区让出来。
他来的路上可都看了,百强机械的老厂区,是真正的市中心,而且是青山新城的最中心,周边配套齐全,公园,商场一应俱全。
江大的学生在这上学,和在本校区上学,没有任何区别。
“对了,彭书记,江永青高铁马上复工,江台与青山之间的通勤时间,很快就能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宋思铭紧接着说出另一利好因素。
“城市核心区选址,直达的高铁,全省第三的GDP……”
彭越迅速地将青山的优势过了一遍。
这些优势,几乎每一个,都正中江北大学的需求,尤其是在新校区的选址上,绝对是充满了诚意。
除此之外,还有个人因素。
江北大学在王寨乡的实训基地,戴浩淼院士跳槽江北大学,这可都是由宋思铭一手促成的。
就算看宋思铭的面子,也得给青山多加几分。
如果彭越说得算,他现在就拍板,把江北大学的新校区建在青山,但问题是,他只是团委书记,不是学校的书记。
而且,就算是学校的书记,这么大的事,也不可能一个人决定。
必须得经过党委集体讨论,表决通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