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袋子走了之后,蒋奇还没等喘口气,政府组成部门的很多一把手便陆陆续续的进来汇报工作了。
其实,别看潘来双在锦西的时间比蒋奇长,但由于他又不能对谁都说自己背后的靠山是柳庆锋,这就导致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站在他这边的。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蒋奇可是个凶名在外的人,这些各单位的一把手知道蒋奇来当市长后,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蒋奇可是职场出了名的护犊子啊,能成为他部下的人那可都是坐火箭提拔的!
虽然大家不知道梅城酒业等一些项目出自蒋奇之手,但他们本能的认为蒋奇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生机,这是妥妥的有福领导啊!
人都是有磁场的,像蒋奇这样磁场强大的人,自然也就吸引很多人莫名想要向他靠近。
就这样,蒋奇好不容易把这最后一个谈话的某局一把手给熬走了,看看时间也快下班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蒋奇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厅级干部和处级干部的工作强度真不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就说几年前他刚调到汐岚被提拔为副厅那会儿吧,本以为国安部门再忙能忙到哪去,哪有那么多的案子啊,又不是公安局!
岂不想,抛开那些向上向下的会议不说,国安的案子也是堆积如山的,除非你自己想要懈怠,否则根本就停不下来。
来到锦西任市长也同样如此,蒋奇光文职秘书就有3人,还包括一些其他后勤人员,从这些人员的数量就能看出蒋奇该有多忙。
这些幕后工作者保证了蒋奇在台上的光鲜亮丽,在对上对下时不论说什么都是有固定的模板,俗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蒋奇这一刻才理解了纪委郭书记那句话的深意,你要学会用人,不管每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都要学会怎么去用。
可以说,凭借蒋奇的变态大脑,他是不需要秘书的,只要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不需要其他人帮忙。
然而,这样行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蒋奇需要做的就是不当一个事儿逼领导,只要把工作交代清楚了,下面人不出现太大的偏差,他一般不反复去折腾人。
就凭这一点,蒋奇渐渐的在很多下属面前建立了一个很好的人设。
堂堂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只要你给他打招呼,人家最起码能给你个微笑,绝对不会装作没看见。
你给人家写材料,写的出现了偏差,人家不让你改,告诉你下回需要注意就好,如果写的好了,市长大人还会让他的生活助理过来表扬你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