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万里是想过让处里的一些人主动报名下乡,以表示保卫处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维护,但刘能第一个找上门来他确实有些意外。
“老刘,你想清楚了?确定要让你的孩子下乡去?”
“处长,我想清楚了,我家孩子不少,要是不让大安下乡去,那我肯定也不能亏待了二邦,三定和小果,那就太麻烦处长您了。”
“我想了想,还是让他们都去磨炼一下,对他们的成长也有好处。”
刘能解释得很明白,看来是真的想清楚了。
一来他本身是军人出身,并不太抗拒把孩子送去磨炼。
二来刘能家里孩子不算少,当初他两个儿子考试成绩好,想给做两件新衣服作为奖励,但又怕剩下的孩子心里不舒服,所以也想给他们做衣服,结果布票不够还是找白万里借的,由此可以看出老刘对孩子确实是不偏不倚的。
哪怕对女孩也是一样。
下乡这么大的事,刘能当然也不会有所偏袒,要么四个孩子一起去,要么四个孩子都不要去。
可要让四个孩子都不去,就得找四份正式工作。
以他刘科长的面子和人脉,解决一两个工作不是问题,但要同时解决四个孩子的工作,在这个工位紧缺,外面又在闹腾的环境下确实很有难度。
找白万里当然可以解决,但人情债难还,更何况还是关于孩子的人情债。
“老刘,既然你决定了,我也不多说了,回头去找周主任报名就行了。”
“对了,你既然是我们保卫处第一个主动报名要求下乡的,算是表示了我们保卫处对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我想保卫处也应该对你们家有一些关照。”
“给钱太俗气,现在也不合适,我做个主,你们家四个孩子下乡要用的棉被、棉袄由保卫处出了。”
“然后我给你联络一下,争取把孩子们送去四九城边上的几个国营农场或者建设兵团去,那样你们休息的时候还可以去看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