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忙跟小莲道:“快给你姐姐磕头,认了这个师父。”
又道:“等我改日给娘子割肉送来,正经要拜礼送束修的!”
宋妙自认能当这个先生,也不推脱,坐在椅子上,受了小莲的礼,又去看程二娘,道:“二娘子不拜吗?”
程二娘一愣。
宋妙道:“师徒论学不论辈,择其善者而从之,你虽长我几岁,若要来拜,我也敢受的。”
程二娘喜不自胜,也跟着上前,在那蒲团上给宋妙行了个拜师礼。
等二人拜完,宋妙直接就取了笔来,道:“头一天,咱们旁的不理,先学写自己名字。”
为了俭省,她也不用墨,沾了净水把程二娘大名“月英”二字写了,另有一个“莲”字,三个字写完,又捉着母女两的手,分别带着二人走了一遍笔画,故意问道:“我只带一遍,记得住吗?”
一时母女两个忙围在一起,手跟着那白布上写的字不住划拉。
小莲又急又慌,道:“我这名字怎么这么这么多道道的!”
又道:“娘,我现在改个名字还来得及吗?”
程二娘也道:“娘子,小莲这‘莲’字甚是难记——一会布干了,就看不到了!”
宋妙只叫二人别慌,又道:“字有其形。”
她说着,把那“莲”字拆成上下两段,道:“莲乃芙蕖果实,以草为头,莲蓬里头莲房像蜂巢一般相连,取其意,是以草下有个‘连’字。”
抚州乃是莲子之乡,母女两个见多了,自然晓得莲蓬模样,立时意会。
宋妙便又把那连字拆开,左人右车,又指着一旁摊车道:“你们且看,我们早上推车出摊,是不是要把手托着那车下横木杠,推车向前?”
至于那车,乃是车厢之指,同街上所见车厢一比,果然当中有方正带窗木厢,十分好记。
等把莲字拆完,宋妙又写了个小篆莲字,笑道:“且看右边这‘车’,像不像一只莲蓬?一旦成熟,便要栽头,常常上有荷叶遮挡,下有未落花蕊,当中又有长长茎梗……”
二人一看,果然甚是形象,一时各自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