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三体式可以调养气血贯通经络,五行拳还有调理人体五脏的功能,五行拳分属金木水火土,尊医理,对应肺肝肾心胃。
夫人以气为主,气和则体壮,气乖则体弱。
五行拳的核心是用肢体动作训练拳中内劲,拳劲顺则脏气和,拳劲逆脏气乖。
通过动作训练劲力,通过劲力导引气血,贯通经络,调理内脏,从而内外兼修,延年益寿。
关键是体系完备,动作简少,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效用,是以形意拳的健身价值也非常高。
头顶吊悬目端庄,颈伸项引领神光; 山根垂正耳听内,虎领二筋抱不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头端目正,一身正气。头脑思维是人身指挥中心,不能胡乱晃动。
头顶肩沉,颈项伸拔,顶心暗缩为吸,头顶又有暗吸的两相争意,才使人有了头的吊悬感觉。
舌抵上腭,舌下津液淅出;齿扣骨坚,牙咬紧则颈项肌筋坚缩,脖子两侧虎筋相挣撑,枕后领筋和颈前肌群的松紧自然收放。
头部才能前俯后仰,左摆右撞,竖向顶缩,求其六向共挣力的增加,以头部重创对手面部胸部要害,此是人身七拳第一打――头拳之功。
头正尾间中正,身正气才顺,用平肩正脊去调整。头怎么顶?顶多大劲?颈伸头才顶,肩沉项方引,脖子抻拔才拉开颈椎,脊才撑挺,背才裹拔,面目才有了神采(猴相)。
究竟顶多大劲才合适?太极拳家讲:“如顶一羽”。
南拳家说:“头如带石帽”。而练形意的则说:“身如牮柱,头如顶碗水,不外洒”云云!总之,头上压多大重量,就向上顶多大劲,向上顶多大劲就向内暗吸多大力,相抵相等挣意而已。
所谓虚领顶意,其侧重在“领”上,虚是无是没有,无沦打拳、站桩、坐功还是卧练,身位处在任何高度上,头必须领起全身,否则周身软塌无神而失去练意。
但若顶领过甚,身体会在运动中不自主的拔高抻长,直如竿立而失去桩法。
二、手部要领
内缩外绽是为顺,雁鸭支蹼是为横; 腕挺筋挣甲为梢,力达指尖是鹰捉。
手内缩筋紧缩握合为拳,手背张筋绽起,手掌自然开握叫做顺,而指间筋的撑夹开合(形似鸭蹼)叫做横力,这是拳掌自身的十字劲; 加上腕挺指伸和手臂自然伸争力,整个手掌已不是向任何单方向的力了,而是“整胀力”,出手发力已不是光有掌指扣抓刺插力量。
同时还有了指间的撑夹开合力,以及臂腕的前挺内缩而形成手部六向力。纵在握拳时亦是暗含劲力内握,握紧而不僵死(掌心如握弹簧钢球)。